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下卡精品_国产一区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 正文

擺脫千年貧困,民族團結發(fā)展,臨滄唱響最炫脫貧民族風

2020-06-11 16:04:04??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陳瑋

“如今日子好了,民族服裝需求量大,一年四季忙到頭。”云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芒底村,正在縫制民族服裝的拉祜族婦女羅娜迫笑著說。芒底村是拉祜族、佤族、傣族、彝族聚居村,民族節(jié)日一起過,大家都要穿新衣,“每套服裝700到1000元不等,剛剛過去的潑水節(jié)這一季,就有3萬多元的收入,不比在外打工的女兒女婿掙得少。”羅娜迫說,現(xiàn)在這日子,就像在夢里似的。

2015年,通過政府補助和無息貸款,羅娜迫家和全村400多戶1828名少數民族群眾告別了低矮潮濕的茅草房,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安居房,村民通過種植甘蔗、茶葉、草果和養(yǎng)殖,日子就像“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芒底村的轉變正是臨滄少數民族變遷的縮影。

小康路上,讓兄弟民族“全身退”

臨滄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屬于滇西邊境連片特困地區(qū),共有23個少數民族,人口達100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41.6%。其中,佤族、拉祜族、布朗族、傈僳族、德昂族、景頗族等“直過民族”人口26.65萬人。

新中國成立之初,邊疆少數民族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房不擋雨。層層疊疊的大山養(yǎng)活了他們,也阻礙了他們脫貧的步伐。前幾年,臨滄少數民族還處于深度貧困中。

“全面實現(xiàn)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臨滄先后實施了興邊富民工程改善沿邊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三年行動、“直過民族”脫貧攻堅計劃、扶持俐侎人發(fā)展計劃和邊境小康村建設工程,實施少數民族抗震安居、產業(yè)培育壯大、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升、村寨環(huán)境整治、勞動者素質提高六大工程,不斷加快少數民族脫貧步伐。

今年,隨著永德縣脫貧摘帽,臨滄實現(xiàn)整市脫貧,少數民族貧困人口整體脫貧,6個直過民族整族脫貧,全市100萬少數民族群眾迎來千年巨變。

美麗鄉(xiāng)村,讓新農村欣欣向榮

“小時候一家7口人擠在一間茅草房里,最怕下雨天,屋頂到處漏雨,地上都是稀泥,睡覺要蓋油布。”佤族村民王尼來對當年的窘境刻骨銘心。

王尼來四處打工,妻子在家干農活,由于沒有文化和技術,兩人常年勤苦也只能解決溫飽。2015年,通過政府技術幫扶,王尼來加入村里的養(yǎng)雞專業(yè)合作社,隨著養(yǎng)殖規(guī)模不斷擴大,如今年收入已突破10萬元,王尼來終于蓋起了180平方米的小洋樓。

脫貧攻堅以來,臨滄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把改善少數民族居住生活條件作為最現(xiàn)實最迫切的民生問題,通過原址拆除重建、改造加固除危、保護修繕提升、進城定居、政府兜底等方式,并配套水、電、路、通訊、光纖網絡、學校、村醫(yī)室、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建設,少數民族居住條件有了質的飛躍——群眾住進了安居房,一條條硬板路通村到組,家家戶戶喝上了自來水,用上了4G網絡,群眾看病、孩子上學不再難,村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大學生。

同時,臨滄把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鄉(xiāng)村旅游三步并做一步走,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加快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如今,行走在邊疆民族村寨,一幢幢特色新民居成為青山綠水間的靚麗風景,一個個少數民族村寨成為鄉(xiāng)村旅游的新熱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的美麗鄉(xiāng)村讓人耳目一新,流連忘返。

產業(yè)扶貧,讓才干開辟新天地

素質型貧困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最突出的問題。臨滄以扶貧與扶智相結合,把產業(yè)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夯實少數民族群眾穩(wěn)步脫貧基礎。

正是采茶的季節(jié),一群年輕人卻聚在村口打牌、喝酒、閑聊,這是駐村工作隊隊長方游初到永德縣烏木龍彝族鄉(xiāng)菖蒲塘村時看到的一幕。

扶貧必先扶智,駐村工作隊先后對600多名群眾開展農藝工、建筑工、種植養(yǎng)殖、家政服務技能培訓,同步開展核桃、茶葉、魔芋等產業(yè)培育,讓全村俐侎人通過科學種養(yǎng)殖增產增收。

在產業(yè)培育的基礎上,菖蒲塘村成立了“匯心農產品產銷專業(yè)合作社”,將全村核桃、茶葉、蜂蜜進行加工,并與知名電商合作,進行農產品網上銷售。曾經“見人就躲”的俐侎人,把自己的農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人均年收入從2014年不足4000元增加到9158元。

“過去,全家守著幾棵核桃樹靠天吃飯,年收入不過千元?!蓖ㄟ^技能培訓,村民李正強增長了才干,在家種茶葉、核桃、魔芋,農閑時外出做建筑工,日子漸漸有了起色?!白罱鼉赡辏w了房、買了車,得空搞點運輸,一年少說也能掙10萬來塊!”富起來的李正強喜笑顏開。

目前,臨滄形成了茶葉、核桃、蔗糖、澳洲堅果、咖啡、蔬菜等十大重點產業(yè),建成高原特色農業(yè)產業(yè)基地2200萬畝,確保每個村有1至2個產業(yè),每戶至少有1個增收產業(yè)、至少掌握1門實用技術,為少數民族穩(wěn)定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感恩逐夢,讓奮斗成就幸福

“黨的光輝照邊疆,各族人民奔小康,釀出米酒香萬里,富裕不忘黨中央……”耿馬自治縣光允寨的村史長廊上,原始的勞動工具、破舊老房子照片、臟亂的舊寨樣貌,和如今功能齊備、鮮花盛開的新農村形成鮮明對比,幾位傣族老人用古老的音調歌頌著黨的恩情。

臨滄以“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實踐活動為載體,實施少數民族群眾感恩教育,在知黨恩中增強脫貧信心,在感黨恩中燃起奮進力量,激發(fā)脫貧內生動力。

“黨的政策這么好,只要肯奮斗,就不愁過不上好日子!”光允寨傣族村民李老四過去常常到村里要低保、要補助,是出了名的“刺頭”?,F(xiàn)在的李老四,通過政府補助和銀行貸款蓋起新房,在種植烤煙、魔芋和養(yǎng)殖的產業(yè)幫扶下,不僅還清了銀行貸款,還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

“如今,村民要補助救濟的少了,聚在一起喝酒聊天的少了,問發(fā)展項目的多了,相邀外出務工的多了,田間地頭都是人們揮汗如雨的身影?!惫庠收h總支書記李朝陽說。

“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鑼,阿佤唱新歌?!萏锝馉N燦,村寨蓋新房。哎哎哎,脫貧致富奔小康、奔小康!”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成為幾代人的共同記憶。如今,一首《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生動詮釋著邊疆少數民族跨越千年的巨變。正如新歌所唱,邊疆面貌變了,少數民族生活變了,邊疆各族人民再次唱起新歌。

“臨滄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作為‘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的生動實踐,把黨的光輝傳遍村村寨寨、照到邊疆各族群眾的心坎上,轉化為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笔形瘯洍詈茤|說,當前,臨滄正處于決戰(zhàn)決勝、跨越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臨滄特別有底氣、特別有希望、特別有力量,我們將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市各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奮力繪就邊疆團結穩(wěn)定、繁榮發(fā)展的美好畫卷。

人民日報客戶端云南頻道通訊員字學林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