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權邏輯破壞全球秩序,零和博弈注定自食其果
2024-12-20 17:18:04?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翁晗 我來說兩句 |
近日,美方在“實體清單”、國防法案等方面的一系列行動又讓“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在網絡空間這個不見硝煙的戰(zhàn)場上,各國均須從做好應對網絡空間潛在威脅的準備,但是霸權邏輯破壞全球秩序,零和博弈注定自食其果,各國在居安思危的底線思維中,還應謹記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共同維護網絡空間的安全和穩(wěn)定,避免將網絡空間變成零和博弈的競技場。 一、美密集渲染“中國威脅”,惡意抹黑中國政府 2024年12月,美國政府以“人權”和“安全”為由,陸續(xù)將138家中國公司列入商務部的“實體清單”,涉及領域包括網絡安全、半導體等。2024年12月11日,美眾議院以281票贊成、14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高達8950億美元的《國防授權法案》。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克·羅杰斯在院會致辭時表示“為應對來自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我們還必須恢復軍隊對殺傷力的關注”。實際上,關于“中國威脅”的論調不絕于耳,此前,美眾議院聽證會上,主席邁克·加拉格爾在開場白時就蓋棺定論道“20多年來,中國一直在網絡空間攻擊我們的政府、國防承包商、科技公司”。參與聽證會的政治領袖和專業(yè)人士同樣在證詞中表達了對中國威脅的擔憂。這些打著民族、人權幌子的認知滲透,都會在不易察覺的情況下給更多的群眾種下與中國政府對立的種子。 二、美開啟認知域作戰(zhàn)與網絡軍備競賽,網絡空間對抗形勢嚴峻 美國密集渲染“中國威脅論”不僅影響著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也會給國際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一是加深美國社會對華錯誤認知。美國相關聽證會和政策報告為散播涉華虛假信息提供了媒介和官方背書,加深了美國公眾對華誤解,惡化我國輿論形象?!罢嫦嗍怯墒治整溈孙L的人主導”,在沒有中國代表參與的聽證會上,任何不實的指責都不會被駁斥,任何無端的猜測都不會被澄清?!爸袊{論”的論調不絕于耳,成了一些國家國內政治中的慣用工具,人為地提供了阻遏中國走向世界的政治借口。這種以虛假信息為基礎的輿論戰(zhàn),長期來看將破壞國際社會的信任基礎,阻礙多邊合作與和平發(fā)展,并可能在全球范圍內激化對立,帶來更加嚴重的沖突風險。 二是加劇網絡空間對抗軍備競賽。宣揚“中國威脅論”除了歪曲中國政府形象外,另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借此進一步發(fā)展網絡空間對抗能力。在分層網絡威懾的戰(zhàn)略指導下,在“前出狩獵,持續(xù)作戰(zhàn)”的理念引領下,美國政府正在進一步加強與盟友及私營部門的技術合作,強化其對整個網絡空間的掌控能力。事實上,近年來美國在網絡安全方面的戰(zhàn)略部署和投入有增無減,2024年網絡安全的民用預算達到127億美元,平均每年保持著10%以上的增速。在大國不愿直接軍事對抗的背景下,具備隱蔽、軟殺傷等特點的網絡空間力量已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主要戰(zhàn)力。 三、美方網絡霸權肆意擴張,全球合作面臨危機 一是采用“持續(xù)作戰(zhàn)”“同盟”等具有很強侵略性和進攻性的網絡威懾理念。美國利用其網絡技術優(yōu)勢,試圖控制網絡空間將世界各國置于其主導的全球秩序之下,迫使世界各國在利益和安全之間做出選擇:加入強者的聯盟享受網絡帶來的利益,或是出于戰(zhàn)略考量而放棄網絡的使用,抑或是成為網絡空間中隨時待宰的羔羊。這種霸權邏輯不僅破壞了全球合作機制,也加劇了全球范圍內的對抗與不信任。近年來,關于拆除中國“網絡防火墻”的呼聲不斷,美眾議院成員穆勒納爾更是撰文表示中國對外輸出監(jiān)控技術威脅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若繼續(xù)在網絡空間維持這種零和博弈的霸權主義思維,最終只會加深國際社會的裂痕,導致更廣泛的對立和沖突。 二是采取以“中國威脅論”為面紗的泛安全化策略。隨著5G、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技術高速迭代發(fā)展,客觀上必然推動網絡空間對抗強度的升級。而且作為典型的非對稱攻擊手段,網絡空間攻擊和防御的性價比差異極大,防御方需要萬無一失,而攻擊方只需要發(fā)現一個漏洞,戰(zhàn)爭雙方都將更傾向于進攻,進攻占優(yōu)的網絡空間技術特征刺激著各國發(fā)起網絡軍備競賽。當前,美國已經進入了智能化、自動化、批量化網絡武器生產模式的歷史階段,針對全球的情報竊取也進入了常態(tài)化的作戰(zhàn)狀態(tài)。這種泛安全化策略已然演變?yōu)橹圃臁凹傧霐场钡钠珗?zhí)心態(tài)。大國之間若想保持克制的發(fā)展競爭,必須確保彼此之間的網絡對抗始終保持在雙方可接受的程度內。否則,繼續(xù)沿襲這一霸權邏輯,不僅無法保障各國安全,反而會導致全球的不穩(wěn)定,最終自食其果。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