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娛樂節(jié)目”到鄉(xiāng)村之魂 百年馬燈訴說時代變遷
2019-02-21 16:19:32?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吳靜 吳靜 |
金溇馬燈 施紫楠 攝 中新網(wǎng)湖州2月16日電(見習記者 施紫楠)2月的太湖邊,寒意十足。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zhèn)幻溇村文化禮堂內(nèi),3位老藝人正在向年輕人傳授金溇馬燈的制作技巧。 老藝人教授馬燈制作 施紫楠 攝 竹蔑扎出框架,花布裹成外殼,塑料繩束成馬尾。遠看艷麗斑斕,近看細致精巧。從手把手制作到直接購買再到選擇親手制作,金溇馬燈經(jīng)過一個循環(huán),返璞歸真。 百年馬燈訴說時代變遷 施紫楠 攝 消逝的金溇馬燈 金溇馬燈,流傳于幻溇村金溇自然村,清光緒28年(1902年)由江蘇吳江地區(qū)傳至當?shù)?,已有百年以上歷史,由馬、燈、彩旗、鑼鼓隊四部分組成,表演人數(shù)可達120人。 12匹不同顏色的馬,俗稱“正馬”,各由一位扮成帝王將相或神話傳奇人物的演員系在身上表演。具體角色為皇帝、關(guān)公、雙槍陸文龍、許仙、白娘娘…… 金溇馬燈,古時為太湖當?shù)匕傩辗昴赀^節(jié)不可不看的一項喜慶民俗活動。 “我只有幾歲的時候,就跟著爸爸、爺爺出去跑馬燈?!痹?1歲老人金阿橋兒時的記憶中,每到冬天,獲得豐收的村民都會換上戲服,“騎”著馬燈,走街串巷。 可惜,受歷史、經(jīng)濟等因素影響,金溇馬燈一度傳人匱乏,延續(xù)至上世紀50年代末中斷。 民間藝術(shù)重現(xiàn) 直至2003年底,村民在閑聊如何歡度春節(jié)時,回憶起久別的金溇馬燈。金阿橋感觸最深,“等將來我們都沒了,馬燈也就沒了?!?/p> 于是村里幾位老人,決定重新恢復這項民間藝術(shù)?!斑@是老祖宗留下的財富,我們不能丟了它?,F(xiàn)在農(nóng)村生活富裕了,就要豐富文化生活?!?/p> 在沒有任何馬燈資料的情況下,幾個老人負責回憶和指導,村里木匠負責制作,金溇馬燈在15天內(nèi)得以完工。資金靠村民募捐,10元(人民幣,下同)、20元、50元…… 村委和政府知道后也給予大力支持,“這是農(nóng)村群眾自娛自樂、創(chuàng)建文明鄉(xiāng)風的好形式?!?/p> 就這樣,“重生”后的金溇馬燈,在2004年春節(jié)成功進行第一次演出。此后每年元宵,都會在鎮(zhèn)上表演一整天。 屬于年輕人的馬燈 如今,馬燈踩街活動已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這些“小馬們”從內(nèi)心熱愛這項比他們年紀大出幾十倍的民間藝術(shù)。新生力量讓“老樹”重煥生機。 16歲的沈熙是一名在校初三學生,也跟著老師傅學做馬燈,“第一次看見馬燈是小時候的一次元宵節(jié),第一感覺是震撼。” 平時握筆的手,扎起馬燈架來也毫不含糊。沈熙說,雖然不是很清楚金溇馬燈的歷史,但是絕不能看著它就此隨著老藝人的逝去而消失。 “小時候,晚上睡覺前就經(jīng)常聽爺爺奶奶講金溇馬燈的故事,什么寓意,怎么走步,心里充滿好奇?!标懖墅惤衲?8歲,已經(jīng)學做馬燈好幾年。 陸彩麗介紹,如今的金溇馬燈,不僅繼承傳統(tǒng),還融入現(xiàn)代元素,有了自己新的發(fā)展。馬身從固定變?yōu)殪`活,鑼鼓演奏也有了各種韻律和節(jié)奏…… 鑼鼓敲,嗩吶吹。陸彩麗自告奮勇,手執(zhí)馬鞍揮舞幾下,雙腳輕邁,走起了馬步。(完) |
相關(guān)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