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題:情到深處——習近平同志與新聞輿論工作 新華社記者李仁虎 劉光牛 張壘 從梁家河到正定,從寧德到福州,從浙江到上海,建沼氣、攬人才、反貧困、促民生、強浙滬、繪藍圖……從農村大隊黨支部書記一路走來,在不同的領導崗位上,習近平總書記同新聞工作者交友、交心、交情,關心、信任、支持新聞輿論工作,善待善用善管新聞媒體宣傳黨的聲音,凝心聚力、推動工作、富強一方。 沿著總書記當年走過的足跡,記者一路追尋,那一幕幕場景、一個個畫面,銘記在一個個同他交往的新聞工作者心中,印刻在他曾工作過的大地上。那是濃濃的新聞情,更是沉甸甸的人民情。 一、心與心的交往 1984年的一個春天,年輕的新華社記者趙德潤聽時任石家莊市委書記賈然說正定打破了“高產窮縣”的魔咒,心里一亮。4月17日,他只身前往。縣委宣傳部同志把他領到時任縣委書記習近平辦公室,兩人第一次握手。31歲的習近平同志瘦高個兒,說話不緊不慢。 “我建議你先下去看看。”“縣里的吉普車,你坐上,下去采訪方便?!绷暯酵菊f。趙德潤得知縣委只有這一部車,連忙擺手:“不行,那你怎么辦?”習近平同志笑道:“我有自行車呀。” 習近平同志安排報道組組長高培琦陪同,轉身對趙德潤說:“你可以隨便走、隨便看,有好的,也有一般的。如果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告訴我們,我們改進?!毖哉Z不多,但透著實在、誠懇和自信。 走村入戶,趙德潤看到,許多農戶家有余糧、碗里有肉、桌上有酒,有些時髦的農民企業(yè)家還穿西服、打領帶。當?shù)馗刹扛嬖V他,習近平同志一心想著改善群眾生活,和縣委副書記呂玉蘭聯(lián)名給中央寫信要求減輕農民負擔,“寧要百姓的好生活,不要北方高產第一縣的桂冠”,上級深入調查后決定減少征購糧2800萬斤,正定騰出一部分土地、開發(fā)兩大河灘地發(fā)展農副業(yè)。 一年之計在于春。這一邊趙德潤在緊張地采訪,那一邊習近平同志騎著“飛鴿牌”自行車在鄉(xiāng)村里抓生產。滹沱河水涼寒未消,習近平同志卷起褲腳,扛著自行車,過河入村。 白天兩人忙著各自的工作,晚上兩人風塵仆仆歸來聚在招待所的平房里,趙德潤抽著幾毛錢一包的香煙,習近平同志習慣抽9分錢一包的地產煙。兩個人,還有一旁的高培琦,你一言我一語,不時笑聲四溢。 一連20天,趙德潤越采訪越興奮,伏案寫稿思緒飛揚,5000多字的通訊《正定翻身記》精編后登上了《人民日報》。 …… 第一次跟隨采訪,福建電視臺記者賴晗便同習近平同志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98年6月中旬,福建省第二批援藏干部進藏,時任省委副書記習近平率團前往。途中,隨團醫(yī)生產生嚴重的高原反應,習近平同志連忙安排他留在海拔相對較低的林芝八一鎮(zhèn)休息,寬慰他說:“放心,我身體好,不需要醫(yī)生一路陪著?!?/p> 在西藏的第一個晚上,《福建日報》的記者因缺氧感覺身體不適,得知情況后,習近平同志馬上叫人把配給自己的氧氣瓶送去。 22日,翻過一座雪山后,一輛越野吉普不小心一頭沖進路面的大坑,車里的人和設備騰空而起又重重落下。賴晗隨身攜帶的攝像機尋像器撞斷了,“不知道還能不能拍攝?回單位怎么交待?”心里忐忑不安。習近平同志看到小賴神色緊張,過來拍拍他的肩,說:“人沒事就好。設備壞了,不是你的原因。你已經(jīng)拍了很多,之后的不能拍也沒關系。”他還開玩笑說:“別擔心,需不需要我回去給你們領導打電話證明一下?”賴晗漲紅著臉,囁嚅道:“還好,我試了試,綁住了還能用?!薄拜p傷不下火線呀!”習近平同志幽默調侃,逗得大家松快大笑。 在米林縣、朗縣,在布達拉宮、扎什倫布寺,習近平同志熱情、坦誠、隨和,與藏族同胞、僧人握手、拉家常、敘友情,氣氛熱烈、其樂融融。他平易隨和的人格魅力,贏得了藏族同胞的心,也深深地感染了賴晗及新聞同行。 1999年11月,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率經(jīng)貿代表團赴重慶開展三峽庫區(qū)移民對口支援工作,賴晗隨團采訪。在萬州,習近平同志察看了幾家在當?shù)赝顿Y的福建企業(yè),到援建的福建小學看望師生,同援派干部座談,一路馬不停蹄。萬州是賴晗的家鄉(xiāng),3年前父親病逝,母親獨居于此。得知情況,習近平同志專門給賴晗放假,要求他:“你不要‘三過家門而不入’,趕緊抽時間回家一趟,也請代我向你母親問好?!毙≠嚮氐郊抑?,把習省長的問候轉達給母親,老人十分感動,連連贊嘆:“這位領導了不得啊!對人真貼心。”老人親手灌了香腸,要兒子一定捎給習省長嘗嘗地道的重慶小吃…… 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習近平同志身上自然流露出的那種尊重、支持和信任,洋溢著的真誠友好、平易近人、細心體貼的人品風范,在記者的心中醞釀發(fā)酵,感染著自己,也傳播給他人。 時任福州電視臺新聞中心主任的岳福榮作為地方電視臺記者,不僅要采制本地播放的新聞節(jié)目,還要給省臺和中央臺傳送新聞。為了趕時效,岳福榮常常要在活動現(xiàn)場完成采訪。習近平同志總是欣然應允,“從來沒有拒絕過一次”,采訪結束時往往微笑著再問一句:“這樣可以嗎?夠不夠?”每當這時,岳福榮的心里都會流過一陣暖流。 時任《福州晚報》副總編輯的陳臣治經(jīng)常跟隨習近平同志調研,“每篇稿子他都審看、圈閱。他做人做事和他名字一樣,平平整整。”直爽的老陳說:“他講話不煽情、短而實,有邏輯、有新意,記下來就是一篇文章?!?/p> 1999年末,上海東方臺新世紀采訪團,和福建人民廣播電臺“大眾話題評說”欄目組聯(lián)合制作一小時的直播節(jié)目,希望邀請省長習近平在直播間接受采訪,并回答上海、福建兩地聽眾關心的話題。 收到同行的請求后,時任福建電臺新聞部副主任的姚燕玉沒有多想,利用一次會議間隙,拿著采訪方案直接找到習近平同志。習近平同志爽快答應:“只要我不出差,都可以!”約定的日子到了,習近平同志提前半個小時來到直播間,在同主持人簡單交流后就走了進去。數(shù)不清的熱線電話讓時間飛逝,一個小時很快過去。下午1點直播結束,習近平同志又和大家一起到樓下食堂簡單用餐。 20年過去,往事歷歷在目,姚燕玉感慨:“習省長很隨和,對記者工作非常理解,找他采訪,他都很支持!” 1989年10月26日,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陪同一位省主要領導頂著風雨,在福安縣范坑鄉(xiāng)毛家坪村調研農業(yè)。福安電視臺特約記者鄭廣萍用衣服包著攝像機避雨。習近平同志看在眼里,悄然走過去,為他撐傘擋雨。這一幕被現(xiàn)場的許多干部群眾親眼目睹。 1990年春天,習近平同志陪著一位省領導到壽寧縣中意合作板材公司調研,壽寧縣委報道組記者郭曉清為居高拍攝一個鏡頭,順手拿起一只四腳凳踩在上面。習近平同志看到這一幕,立即走過去扶著凳子,說:“年輕人,小心一點兒,別掉下來。” 2006年,《浙江日報》記者周詠南為了保護一位老人和小孩,在舟山一家醫(yī)院被手推車撞傷了肋骨。習近平同志得知后專門通過省委辦公廳委托當?shù)仡I導到醫(yī)院探視看望。 …… 趙德潤再次見習近平同志是2006年8月。時任《光明日報》副總編的趙德潤到浙江調研。西子湖畔風景獨好,兩位老友漫步湖邊,習近平同志敞開心扉,暢談自己的心路歷程,一路走來執(zhí)政為民的感受,以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堅定信心。22年過去,習近平同志從縣委書記到地委書記再到省委書記,地位高了,但以誠相待一如始初。 晚風送爽,趙德潤傾聽著,心里涌起陣陣熱流。 12345下一頁 12345下一頁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