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少兒自閉癥發(fā)病率越來越高,治療手段層出不窮。泰國推出世界首個大象治療項目,既為自閉癥兒童治療提供新方法,也讓日漸“失業(yè)”的大象多了一種新工作。
14歲男孩庫基很少講話,而是喊叫中夾雜著單詞;名為“空”的孩子,算不出買香蕉要付多少錢時會咬自己的手指然后尖叫;還有一些孩子長時間盯著某個物體看,然后面無表情地轉開視線,動作僵硬……這些孩子患有自閉癥。
這時,走進兩頭母象――努阿溫和普拉提達,性格溫順,動作靈活。孩子們的情緒瞬間變化,因為這是他們的大象治療師。
在泰國北部小鎮(zhèn)南邦的一個大象保護中心,自閉癥少年兒童和大象如同親密無間的伙伴。他們給大象洗澡,和大象玩球,不時親吻大象、撫摸象鼻,膽大些的還爬上象背。有時,孩子們圍成一圈邊拍手邊唱歌,大象則在一旁搖晃身軀、甩著鼻子“伴舞”。
家長們反應,經過一段時間接觸,這些自閉癥兒童逐漸變得開朗。
在泰國,大象是榮譽和吉祥的象征。近年來,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越來越少用大象參與伐木、運輸等傳統(tǒng)勞作,“失業(yè)”大象無所事事,變得命運多蹇。一些大象遭主人遺棄成為流浪象,還有一些貧窮的馴象人趕著大象進城討飯。
威達耶先前在廣告行業(yè)工作,后來為拯救大象,創(chuàng)立大象治療自閉癥兒童項目。他請清邁大學職業(yè)療法專家嫩塔內設計出一套治療方案,訓練孩子們的語言表達、學習能力、身體協調性、社交能力和自我情緒控制等。
治療模擬日常生活細節(jié),首先讓自閉癥兒童給大象列出食物清單,比如香蕉、玉米、糖塊、葵花籽等,然后到保護中心的小賣部用現金購買。如果大象不愛吃某樣食物,孩子們要回到小賣部換成其他食物。除了喂食,孩子們還要給大象畫畫,或是結成小組給大象洗澡、跟大象玩耍。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被歸為一種由于神經系統(tǒng)失調導致的發(fā)育障礙,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
醫(yī)學界早已發(fā)現動物在治療兒童心理疾病方面可發(fā)揮作用。因為對這樣的孩子而言,與動物打交道比和人交往容易得多。
美國佛羅里達州神經病理學家戴維?納澤森于上世紀70年代創(chuàng)立“海豚療法”。這一療法最初用于治療唐氏綜合征患兒,研究發(fā)現,這類孩子在海豚陪伴和刺激下,對感官刺激的注意力增加。
德國則有“兒童農場”為孩子提供手術后恢復服務。醫(yī)生根據小病人的情況,安排他們到兒童農場,與馬、驢、狗、羊、雞、鴨等動物親密接觸,讓孩子忘記傷痛,變得更勇敢。
美聯社援引嫩塔內的話報道,鑒于泰國的文化背景,人們對大象有著豐富情感,自閉癥兒童比較愿意親近大象,使大象療法成為可能?!叭绻覀兡馨阉麄儚淖约旱氖澜缰欣鰜?,他們會感覺更好,”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