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quán)”VS“窺私癖”
在許多法國人看來,這次對于卡恩案的爭論成了法美司法制度之爭。法國BFM新聞臺和24新聞臺請司法專家解釋兩國的司法差異:美國是要被起訴者證明自己無罪,而法國是公訴方證明被起訴者有罪。BFM電視臺評論道,美國體制更偏向于起訴者,導致美國官司極多,不小心就會陷入司法陷阱,在男女關(guān)系方面更是如此。法國電視二臺稱,美國的司法體系不利于“無罪推定”原則,這本應是公正法制的關(guān)鍵。
英國《經(jīng)濟學家》17日稱,法國公民法第九條內(nèi)容中所寫的“人人都有隱私權(quán)”,但這一條文設(shè)置的歷史其實并不久遠,只是在上世紀70年代才有的,而它卻成為法國政客們最好的“保護傘”。尤其是在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上臺之后,媒體無端披露政客們的私生活將可能被依法處以30萬歐元的罰款,這自然讓法國媒體掂量一下“值不值得”冒險,很多時候法國的記者們只能聳聳肩算了。
法國資深媒體人卡蘿爾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法美司法體系間的差異不是一點點。美國已經(jīng)達到濫用訴訟的地步,索賠等可以達到天文數(shù)字,這是一種惡性的體制。卡恩案就是最佳例子。另外,美國動不動用陪審團制度,降低專業(yè)法官的作用,夸大律師口頭辯護的作用,常常是逞口舌之利就可以贏得官司,公正性就會大打折扣??纯疵绹磕暾`判訴訟的比例就知道了。
英國《每日電訊報》說,法國看到一個大人物戴手銬的震驚程度明顯比看到一名非洲移民女服務(wù)員被遭受性騷擾高得多。這就是美法之間的差異。從法國的法律角度講,法國人對卡恩在紐約遭受警察和法院不光彩的對待感到憤怒或許有一些合法的理由。但美國政治文化的一個基本前提除了關(guān)系生死存亡的安全問題外,任何事情都不能逃避公眾的視線。事實上,法律規(guī)定的公民的知情權(quán)是自由、平等社會的基本特點之一。美國媒體也稱,卡恩并沒有被特別單獨挑出來,美國對待他的方式和對待任何一個刑事案件中的嫌犯一樣。英國《衛(wèi)報》還諷刺稱,“在法國資深男性政客中,有幾個不是調(diào)情者、騙情者和連環(huán)引誘者?法國依然保持十八世紀的貴族道德標準”。
法國社會歷史學家巴歇萊認為,法國人認為個人隱私不可侵犯,只要不危害公共利益就成。法國人將公共生活與私生活分得很清楚,不像英美這類新教國家,對個人的所謂道德看得很重。因此,密特朗總統(tǒng)有情人、有私生女并不影響民意。而克林頓稍微出格就連總統(tǒng)也可能當不成。法國人可以更加容忍“生活方式的現(xiàn)代化”。實際上,法國對美英一直熱衷曝光隱私非常反感,當年戴安娜去世時,有法國媒體就指責稱,戴安娜實際上是死于英國人的“窺私癖”下,英美文化對名人私生活的特別關(guān)注反映了英美民眾的變態(tài)心理。所以才會有那么多的狗仔隊,那么多報道人們隱私的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