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議院日前高票通過了由默克爾政府提出的核電退出法案,決定在2022年底前分階段關閉所有17座核電站。在日本核泄漏事故發(fā)生后,德國成了首先退出核能的重要工業(yè)國,其主流媒體對核事故的相關報道幾乎一邊倒地持負面情緒,舉國上下反對核電的激烈程度遠超其他歐洲國家。
原因究竟何在?撇開現實政治對德國核電退出決議的影響,德國社會的反核文化是不容忽視的深層因素。這一文化思潮兼具西方反核運動的共性和德國社會的個性。共性在于,它產生的直接背景是戰(zhàn)后歐洲生態(tài)環(huán)保運動與和平運動;個性則在于,自19世紀以來,德國社會以“反現代”為特征的德意志浪漫派一直與“科技至上”現代主義進行著激烈的碰撞和斗爭。
追溯至19世紀,當時的德國科技和工業(yè)迅猛發(fā)展,城市化進程加速。但以浪漫派為代表的社會文化思潮則敵視現代技術,反對城市(化),反對工業(yè)化對自然的破壞,希望重歸自然。他們在作品中廣泛運用“德意志森林”的比喻,表達對自然的渴望和崇拜。即使后來在現代主義逐漸主導的發(fā)展過程中,“反現代”、“自然崇拜”和“德意志森林”也從來沒有失去陣地,一直影響著德國社會文化和民眾的集體心理。
德意志浪漫派及受其影響產生的“保護家鄉(xiāng)運動”為德國的反核文化、反核運動提供了持久的精神養(yǎng)分。德國首次大規(guī)模反核運動發(fā)生在1975年西南部的維爾,當時2.8萬抗議者成功阻止了在該地建設核電站。在這場運動中,一多半的參與者是當地的農民和鄉(xiāng)紳,他們沒有政治目的,只是為了“保護家鄉(xiāng)”和“保護森林”,而這正是“德意志森林”文化對社會和民眾心理留下的深刻印象。此前在一些小規(guī)模的反核運動中,當地民眾常見的口號是“別在我們這里建核電站,請到別處去”。從維爾反核運動開始,德國反核運動口號逐漸變成了“這里和別處都不要核電站”,承擔了更具社會責任感的角色。
站在“技術至上”對立面的“德意志森林”還推動了德國環(huán)保運動、綠色和平運動的發(fā)展,并對德國政黨政治產生重要影響。1980年德國綠黨成立,環(huán)保和反核運動的主要能量從最初的思想文化領域,擴散至社會運動,并最終轉移到政治領域。德國綠黨不是歐洲最早成立的綠黨,卻是歐洲各國綠黨中最成功、最強大的,因而被視為歐洲綠黨的“母親黨”和“德國綠色奇跡”。在現實政治和公共意識中,德國綠黨對反核運動和退出核能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早在紅綠聯合的施羅德政府時期就曾作出逐步棄核決定,這是德國反核文化進入政治領域后取得的成功。同樣,在反核文化的支持下,默克爾政府最終順從民意選擇了棄核。
理解了反核運動在德國所具有的深刻社會文化根源,就不難理解在日本核事故這個歷史“偶然”發(fā)生后,德國民眾為什么持如此強烈的反核態(tài)度。而從更深層面講,反核文化也深深折射著德國人理性、浪漫與反思并重的民族特點。(朱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