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封信里,鄧穎超“字字見母情,行行顯慈意”,充分印證了周恩來、鄧穎超和孫維世之間的濃濃親情。
深入大慶 初升太陽紅似火
1964年春天,孫維世帶著周恩來的指示和企盼前往尚處于保密狀態(tài)的大慶油田體驗生活。當她看到隨著大慶油田的開發(fā),大慶職工的家屬們也在進行一場自力更生的生產(chǎn)建設(shè),立即下決心寫一部歌頌大慶人偉大創(chuàng)舉的話劇。
為了創(chuàng)作好這部戲,孫維世把家從北京搬到大慶,然后滿腔熱情地深入到家屬群眾中去。她幾乎走遍了油田的各個家屬基地,同各地來的、有著不同經(jīng)歷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家屬促膝談心,真正做到了和大慶職工家屬們同吃、同住、同勞動。
在大慶,孫維世和薛媽媽一起鋤草、撿黃豆;向李長榮學(xué)東北的“干打壘”;隨“假小子”盧菊跑到大草原上去放牛。凡是大慶職工家屬們能做的事,她都努力去體驗、去實踐、去感受。特別是在一望無際的廣闊大草原上看到從東方冉冉升起的太陽時,孫維世心中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感。長達一年半的體驗生活后,孫維世決定將這部話劇定名為《初升的太陽》。這是第一部反映大慶精神的戲劇。
《初升的太陽》劇本寫好后,孫維世在大慶東奔西走,征求意見。鐵人王進喜反復(fù)閱讀后,提出許多修改意見,孫維世大多都采納了。她還到地邊場頭,把劇本念給那些不識字的家屬們聽,問他們能不能聽懂臺詞,明不明白劇情。
《初升的太陽》劇本定稿后,孫維世在導(dǎo)演這部戲時,又提出一個大膽的設(shè)想和嘗試,由大慶的職工家屬們自己來演?!冻跎奶枴肪瓦@樣誕生了,和觀眾見面了。這出戲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從1965年冬到1966年11月,先后在大慶、北京和山東等地演出210多場,觀眾達25萬多人次。
在北京演出期間,周恩來、鄧穎超和葉劍英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多次觀看演出。周恩來曾三次接見全體演職人員,并揮動他那受過傷的右臂,指揮大家一起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唱《初升的太陽》主題歌——《大慶家屬鬧革命》。他還把這出戲推薦給我國駐外使館的家屬們?nèi)タ?,讓他們受到教育。葉劍英看了以后也指示說:“軍隊的家屬也要向大慶家屬學(xué)習?!?/p>
可是不久,神州大地上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發(fā)生了,《初升的太陽》這部優(yōu)秀的話劇也難逃被封殺、遭批判的厄運。直到禍國殃民的“四人幫”被粉碎后,《初升的太陽》才又“升”上話劇舞臺。然而此時,這出戲的主創(chuàng)者孫維世早已被江青等人迫害致死10多年了。
- 2009-12-14周恩來六大驚人之“無”
- 2009-12-11周恩來與鄒韜奮的往事
- 2009-12-10周恩來為何給黑格訪華團每人10斤糖
- 2009-12-01核試驗保密關(guān)系成敗周恩來“搜”張愛萍口袋
- 2009-11-24紅樓夢英譯者楊憲益曾因譯離騷獲周恩來賞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