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早期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也將西方馬克思主義定位于一種哲學思潮。有的學者在概括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時,指出:“從研究領域來說,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特征是其注意焦點由經(jīng)濟基礎轉移到了哲學和文化等上層建筑”。(徐崇溫:《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二
1983年,安德森在《追尋歷史唯物主義》(《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中認為:“實際結果并非完全吻合我在《西方馬克思主義探討》中的結論?!?(安德森:《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這個主要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傳統(tǒng)--連同其認識論方面或美學方面之陰沉的或奧秘的色彩--實際上已近終結;取而代之,另一種馬克思主義文化已經(jīng)出現(xiàn),以其神奇的速度和充分的自信心,首先對準的目標就是那些它的前輩所忽視的經(jīng)濟、社會或政治的制度問題”。(安德森:《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
1979年,英國學者戴維·麥克萊倫出版了《馬克思主義以后的馬克思主義》,認為西方馬克思主義到20世紀70年代轉向了經(jīng)濟學,“這即是因為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危機有所發(fā)展,也是由于人們對世界不平等問題和發(fā)展問題的嚴重關切”。(麥克萊倫:《馬克思主義以后的馬克思主義》)
西方馬克思主義“轉向說”肯定經(jīng)濟學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中的地位。但是,“轉向說”沒有充分肯定經(jīng)濟學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歷史與理論上的應有的重要地位,并不符合西方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的歷史。赫伯特o金蒂斯(Herbert Gintis)在回顧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在美國學術界的發(fā)展歷史時認為:“馬克思經(jīng)濟學作為美國學術界的潛流已經(jīng)存在了至少一個世紀。”(The Left Academy: Marxist Scholarship on American Campuses)熊彼特將一些西方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家稱為“新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在激烈的論戰(zhàn)中間,或多或少在馬克思主義學說中發(fā)掘出一些新東西的作家,通常被稱為新馬克思主義者?!?(《經(jīng)濟分析史》)在熊彼特看來,到20世紀上半期,著名的新馬克思主義者包括鮑爾、庫諾、格羅斯曼、希法亭、盧森堡和施特爾伯格。
我國的一些學者也認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由哲學向社會學、經(jīng)濟學、政治學等學科轉變。有的學者根據(jù)歷史背景和研究主題,認為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區(qū)分為“西方馬克思主義”和英美的馬克思主義兩個發(fā)展階段:“‘西方馬克思主義’和英美的馬克思主義不僅在主題上存在重大差異,而且在研究領域上也明顯不同,這種不同體現(xiàn)在后者主要限于哲學領域,前者則突破了哲學的局限,擴展到哲學以外的諸多領域。”(段忠橋:《轉向英美 超越哲學 關注“正統(tǒng)”--推進當前我國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三點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