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下卡精品_国产一区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文史縱覽 > 正文
辛亥革命的五個拐點
jianaisc.com?2011-05-30 17:06? 張鳴?來源:學習時報    我來說兩句

辛亥革命的第一個拐點,出現在1908年11月14日下午。這天的下午,38歲的光緒皇帝暴死。20個小時之后,73歲的西太后在匆忙制定了帝國的接班人,出自她妹妹家族的3歲的溥儀后,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氣,根據給西太后看病的太醫(yī)的醫(yī)案,這個老太婆,已經拉了兩個月的痢疾,之所以挺著不死,全憑一口濁氣。

現在的考古發(fā)現已經證明,光緒皇帝遺體的頭發(fā)里,有過量的砷,說明他是被砒霜毒殺的。盡管沒法找到直接下毒的證據,但多數史學家確信,最大的嫌疑犯,就是西太后。在戊戌政變中犯了大錯的西太后,一直擔心光緒死在她的后面,從而招致“批判清算”。而眾多史料表明,在庚子之后,帝后之間的抵牾也日益增加。光緒不再是剛遭囚禁時的那個尊榮的囚徒,處處俯首帖耳,逆來順受。所以,西太后在自己病入膏肓之際,派人下毒手,順理成章。試想,如果那天下午,下手的人手軟了,藥摔在了地上,或者良心發(fā)現,真戲假做,回去謊報軍情,聽到消息的西太后,也一樣會撐不下去而撒手西歸。這樣的話,歷史豈不就會完全不一樣了嗎?

偶然在第二個拐點中出現了。1910年4月,革命黨人進京謀刺攝政王,汪精衛(wèi)、黃復生、喻培倫等人,把炸藥運進北京,測試、安裝,并偵查清楚了攝政王每日上朝的路線,找到了合適的安放炸藥的地點。刺殺方案也相當妥帖靠譜,威力巨大的炸彈,由汪精衛(wèi)在現場用手搖電話機引爆??墒牵驮谇耙灰孤裾◤棔r,鴉兒胡同的一個居民,壞了肚子,半夜出來出恭,發(fā)現石板橋下有人,覺得深夜躲在橋下,非奸即盜,多管閑事嚷嚷起來,否則,第二天攝政王上朝,多半小命不保。攝政王載灃如果被殺,革命的威脅直接震懾清政府,政府的改革自然會加快。立憲黨人的立憲請愿,就不一定會被拒絕。關鍵是,他們的改革動作,也會規(guī)矩不少,至少不至于像原先那樣輕舉妄動。這么一來,革命的機會也就渺茫了。

辛亥革命的第三個拐點,是在 1911年10月9日和10日兩天。9日那天,革命黨人孫武等人在漢口俄租界的據點試制炸彈,不慎爆炸,據點暴露,將印章、旗幟、手槍和花名冊都丟給了湖廣總督瑞澂。當天,如果瑞澂狠一點,馬上按圖索驥,在新軍中拿人,也沒事。如果寬一點,馬上當眾燒掉花名冊,宣布不予追究,也能安定軍心。偏偏他選擇了最下策,在外圍抓了幾十人,殺了三個示威者,結果當晚新軍里人心惶惶,釀成事變。事發(fā)之后,在起義士兵沒有打上門來之前,他就聽楚豫號兵艦的艦長的話,先行在后花園挖了一個狗洞,全家躲上兵艦,擺出一個隨時要跑的架勢。當時守衛(wèi)督府的士兵,火力挺強,全城的新軍,大部分沒有跟隨起義,絕大部分軍官都站在朝廷一邊。起義士兵群龍無首,如果督府的抵抗稍微堅決一點,到天亮能否攻下來,后來起義士兵自己都說,根本沒有把握。天黑兵荒馬亂,大家不摸底,如果天亮了,督府還在清兵手里,那些躲著觀望的團隊,肯定會站在瑞澂一邊。這樣一來,起義勢必要失敗。當然,守軍能否堅定,關鍵看主帥,主帥未戰(zhàn)先走,軍心焉能維持?不過,此時的清政府,大錯已經鑄成,立憲黨人都很憤怒。即使武昌起義不成,人心已散的大局已定,革命只是往后推遲一些時日而已。

革命的第四個拐點,出現在1911年11月7日凌晨。在此之前,北洋第六鎮(zhèn)統(tǒng)制(師長)吳祿貞已經跟同情革命的士官同學現任第二十鎮(zhèn)統(tǒng)制的張紹曾,以及第二混成協(xié)協(xié)統(tǒng)(旅長)藍天蔚商量好,準備合力在北方發(fā)難,推翻清王朝。當時,北洋六鎮(zhèn)一半左右的兵力調往武漢前線,這三人掌握的武力,已經是剩下北洋軍的大半。如果真的鬧起事來,朝廷大概還真就完了。在前線的北洋軍,如果聞聽后方起火,腹背受敵,軍心肯定維持不住。那么,革命后的天下,多半輪不到袁世凱當家。當然,北方的革命黨人,是否能聽孫中山的招呼,也不好說。不管怎么說,歷史肯定不會是今天看到的那個樣子了??上?,那個石家莊火車站的凌晨,把一切都改變了。吳祿貞的衛(wèi)隊長馬惠田帶人刺殺了自己的長官,還殘忍地割下了頭顱去請賞。吳祿貞一死,反革命的勢力氣焰大漲。張紹曾撐不住了,只能離隊而去,藍天蔚也被部下出賣,不得已出走大連。剛剛令人興奮的大好革命形勢,不旋踵就煙消云散。其實,在吳祿貞被刺之前,有同志曾勸他把衛(wèi)隊換上自己的人,至少多帶幾個信得過的人在身邊,然而,吳祿貞過于自信,就是不肯,干這樣大的事,衛(wèi)隊一干人連同隊長,居然都是前任留下的舊人。如果吳祿貞稍微有點警惕性,小心一點,刺客得不了手,整個的大局,就會變個樣子。

革命的最后一個拐點,出現在 1912年1月16日。盡管南北方的議和已經接近完成,就差袁世凱最后推一下清朝的孤兒寡母,就可以大功告成了。然而,北方革命黨人卻并不買孫中山臨時政府的賬,依然策劃刺殺袁世凱,力圖以革命的方式,徹底推翻清室。就在1月16日的清晨,剛剛上完早朝,跟隆?;侍蠛托』实垆邇x攤牌的袁世凱,遭遇革命黨人的暗殺。東華門附近,埋伏好的兩組人馬擲出了用煉乳罐頭做的炸彈,雖然炸彈威力強大,但三顆卻有一顆未響,只殺傷了袁世凱的衛(wèi)士和一些行人,袁世凱乘坐的馬車卻躲了過去。當年,沒有什么避彈設備,馬車如果挨上炸彈,袁世凱多半得翹辮子。這樣,后來的政局就又難說了。沒有了袁世凱這個強人,北洋系即使再強悍,也是群龍無首,無論如何推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首領,政局,又是一大變。

一連串的偶然因素,不僅讓革命得以發(fā)生,而且走上了一條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軌道。歷史學家總是喜歡在事情發(fā)生之后論證事情的必然性,但在上述的過程中,其實很難說必然會走到已經發(fā)生的這一步,如果五個拐點哪怕有一個偶然因素出現變化,事情都很可能不是今天這個樣子。寫小說、編劇本的人,總喜歡在歷史過程尋找緊張情節(jié),有的時候,找不到這樣的情節(jié),還會編出來,讓人看起來波譎云詭,驚心動魄。其實,真實的辛亥革命,還真的就是這樣,充滿了各種可能性。道理也許是這樣的,這場革命,無論怎樣講必然性,畢竟是一場道理不夠充分的革命——不是多數人都活不下去了。人口占多數的農民和內地士紳,甚至不想革命。

責任編輯:王秀欽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