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追逐明星們,簡單以身份是否顯赫來作為判斷他們參政議政水平高下的標準,很容易遮蔽民主政治的良性互動
年年兩會,年年有媒體瘋狂“追星”。3月3日下午2點半,委員們乘坐的大客車剛停在廣場上,恭候多時的記者們便站在馬路對面開始尋找采訪目標。梅葆玖、倪萍、姜昆、濮存昕、黃宏等明星還未走過斑馬線,就被熱情的記者攔住去路,他們也只好笑盈盈地侃侃而談起來。張藝謀則被一個電視臺的女記者從后面一把攔腰抱住,央求給點兒“下鍋菜”,否則回去沒法交差。馮小剛、崔永元等“知名委員”也成為媒體記者追逐的對象。(3月4日《京華時報》)
這一幕絲毫不陌生,兩會報道愛追星,是近年兩會報道的一個特點??傆忻襟w記者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逮個臉熟的就要沖上去、攔下來。有人譴責(zé),媒體人士馬不停蹄地在會上追星,是缺乏責(zé)任感的表現(xiàn),不應(yīng)該為了吸引眼球、找賣點,瘋狂追逐那些明星代表委員,應(yīng)當(dāng)關(guān)注兩會上代表委員們所關(guān)注和討論的焦點問題。這套大道理說起來誰都懂,問題是一到了實踐當(dāng)中,總有人會把持不住,攔腰抱腿者年年總少不了有幾個。
在所有代表委員中挖掘敢說話有見地者是費時費力的,逮兩個明星代表委員隨便說上幾句是相對簡單容易的,但過分追逐明星們,簡單以身份是否顯赫來作為判斷他們參政議政水平高下的標準,很容易遮蔽民主政治的良性互動,所以毫無疑問,這樣的庸俗報道觀需要轉(zhuǎn)變,更多媒體需要反省。
但就本質(zhì)而言,被追逐的明星們在此時此刻是“代表委員”,是兩會上參政議政的主體,媒體對其強烈關(guān)注,想知道他們關(guān)心什么,對時事有怎樣的意見與建議,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干擾他們正常參會沒有錯,讓他們公開面對受眾似乎也沒有錯。但耐人尋味的問題是:為什么一些界別的代表者總是如此神秘,他們代表著怎樣的民意,想表達怎樣的呼聲,有什么建議和提案,他們關(guān)注與思考的焦點在哪里,本來不就該是被選民與被代表者所熟知的嗎,何以神秘地到了兩會會場還需要被圍追堵截才能“表達”?
兩會上的代表委員屬于中國民意的代表,唯有能夠代表民意者才能被寄希望于做好民意代表,而能否代表民意的前提是,公眾能夠通過媒體、網(wǎng)絡(luò)等多種方式,清醒地知曉他們有怎樣的政見主張,他們常年關(guān)注哪些與老百姓息息相關(guān)的命題。所以,當(dāng)選代表與委員只是參政議政的“開始”,遠遠不是“結(jié)束”。
但在實際過程中,總有一些代表委員首先是因為有“名”才能夠獲此“殊榮”,并沒有把太多精力用到聯(lián)系選民與界別內(nèi)相關(guān)人士、及時溝通表達群體利益的工作,而是滿足于把參加兩會作為一次露臉的榮譽。正是因為民眾與這些精英們之間存在嚴重的“隔閡”,身處其中的媒體才會屢屢上演“狂追明星”的游戲。
兩會上的“明星”不是拒媒體于千里之外的“明星”,他們首先是一些民意代表。溫家寶總理日前與網(wǎng)民在線交流時說過一句很好的話,“群眾有權(quán)知道政府在干什么”,同樣的邏輯,作為選民與被代表者,公眾也有權(quán)知道代表委員們在想什么,在干什么。當(dāng)他們被瘋狂堵截的時候,千萬不要被自己如此受關(guān)注、“有影響力”而陶醉,他們需要考慮的是:作為民意代表,為什么還如此的“大腕”,而不是像鄰居家的大哥大姐那么“平常”?比起自己在會場外的星光熠熠,自己在兩會上的建議與呼聲,是否擔(dān)得起民意代表的“明星”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