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3月27日《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報道,浙江橫店異地重建圓明園的計劃已確證流產(chǎn)。2008年2月18日,浙江橫店方宣布,“按1∶1的比例重造一座圓明園”,引起全國范圍的廣泛關注和爭議,但此后項目進展陷入停頓,據(jù)悉,原因在于該項目規(guī)劃用地6165畝,其中3096畝土地不符合橫店鎮(zhèn)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包括基本農田1057.4畝。
浙江橫店“新圓明園”項目,引起人們對投資“文化工程”的思考。前不久,兩個圓明園“獸首”因法國佳士得的炒作變成了價值連城的“國寶”,拍出了上億的天價。國內有些人也動心思大做圓明園的文章,仿佛不重修圓明園,就對不起列祖列宗,就意味著傳統(tǒng)文明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
傳承文明應該是傳承精神和智慧,傳承生生不息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當一個民族總是沉湎于祖宗留下的某些物品的時候,往往未必是什么好兆頭。
近些年來,各地努力挖掘本地的歷史文化,掀起一浪一浪的申遺熱潮。但令人擔憂的是,某些地方以“搶救”、“保護”、“弘揚”之名,不惜制造“歷史”,搞偽文化,讓傳統(tǒng)文化沾滿了功利的色彩,且往往不惜成本,一擲千金。一個名人甚至一個歷史典故,就能大肆炒作。正如陜西省鳳縣僅憑《地方志》的一段故事,就想制造“羌族故里”,而該縣羌族人口僅占總人口的幾千分之一。這哪是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
《紅樓夢》是中國傳統(tǒng)名著,于是,南京準備耗資7億資金搞所謂的“江寧織造府”;《水滸傳》也是一部名著,于是,有人想借此制造“水滸文化”的旅游點;甚至“金瓶梅故鄉(xiāng)”也成了繁榮地方文化的“資本”……
這些項目與“新圓明園”工程一樣,都是“文化搭臺,旅游唱戲”的功利觀念在作怪。令人擔心的是,這樣的“規(guī)劃”不僅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資金和土地的浪費,更重要的是,助長了文化的浮躁與淺薄。
如果“新圓明園”能成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理由,那么我們又何不舉全國之力去重修萬里長城,再現(xiàn)水上“絲綢之路”,甚至重演一出“鄭和下西洋”的懷古大戲?
真正弘揚傳統(tǒng)文化絕不只是去復制一些有形的物品,而是要重視對現(xiàn)有文物和歷史古跡的保護,更要重視傳承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文化教育,努力提高民族的整體素質,提高民族的創(chuàng)造力、競爭力,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人文精神,讓中華文明之光照耀世界,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
因此,“新圓明園”工程被叫停,不只是土地違規(guī)問題,更是發(fā)展思路有偏頗的問題。這種借文化之名搞偽文化,借著發(fā)展之名瞎折騰的現(xiàn)象是應該叫停的。(禹門生)
(責編:劉寶琴)
- 2009-02-27法國人會買圓明園的帳嗎?
- 2009-02-25圓明園銅首拍賣風波是個文化問題
- 2009-02-25追討圓明園文物:是雖敗猶榮還是嘩眾取寵
- 2009-02-28圓明園國寶回家路在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