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長沙某中學的學生們以無計名投票形式評選出“我最喜歡的十本好書”,分別是:《哈利波特》系列、《傲慢與偏見》、《狼圖騰》等。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則無一入選。專家們對此評論良多,甚至有人用“切膚之痛”來形容自己對于學生疏遠經(jīng)典的感受。
筆者以為,對“四大名著落選學生最愛”惴惴不安甚至驚慌失措大可不必。
閱讀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個人的事情,人們進行閱讀,如果不是出于查閱資料或提高文學素養(yǎng)以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目的,便只是作為一種消遣。也就是說,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閱讀是一種放松身心的休閑方式,而不是為了追求在專家們看來更高遠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硬是要以是否閱讀代表我國古代文學巔峰的四大名著作為衡量閱讀的標準,不免讓人感覺過于嚴肅、刻板。于此,閱讀恐怕就不再是輕松的休閑,反倒有可能成為一種“課程”。
另一方面,從入選“我最喜歡的十本好書”的書目來看,并沒有低俗淺薄之作,相反,其中的大部分作品要么使人輕松愉悅,要么能催人奮發(fā)上進。這樣的閱讀取向表明,中學生在閱讀方面是健康的、積極的,也是有自己明確的判斷力的,對此,專家們不必多慮,更不必因學生沒有閱讀四大名著而憂心忡忡,因為在這個文化多元化發(fā)展的社會,閱讀呈現(xiàn)多元化趨勢本在情理之中,不必苛求統(tǒng)一且守舊如昨。
當然,中學生處于閱讀趣味培養(yǎng)的時期,他們的閱讀內容應當有所倡導,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有責任讓他們明白什么是單純的消遣,什么是深層次的閱讀,要讓他們明白,閱讀除了愉悅之外,也有質量高下之分。
事實上,在倡導青少年閱讀的同時,社會也有責任營造一個培養(yǎng)高質量閱讀習慣的氛圍。長期以來,我們對經(jīng)典名著進行的曲解歪解以及不著邊際、不負責任的隨意演繹是導致青少年遠離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曲解、歪解、隨意演繹之下,經(jīng)典名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要知道,在現(xiàn)代社會,受現(xiàn)代傳播技術的影響,青少年往往是在看了電視、網(wǎng)絡上對經(jīng)典名著的解讀之后再去讀原著的,人們往往以為解讀經(jīng)典能幫助讀者理解原著,殊不知,解讀如果不到位甚至曲解原著,那么原著的美感就會蕩然無存,此時,閱讀原著的人們如果從原著里感覺不到與此前解讀的共鳴甚至感覺矛盾沖突,必然就會對原著產(chǎn)生反感,影響對原著的消化吸收,進而影響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如此看來,要想經(jīng)典名著不受青少年冷落,文化傳播者應擔起責任。(肖國忠)
(責編:劉寶琴)
- 2009-04-06壓力型教育體制是中學生自殺"元兇"
- 2009-04-03女中學生因爭男友被當眾脫光暴打讓人心寒
- 2009-04-17多讀書、讀好書與“地鐵讀書”的境界
- 2009-04-22誰對中學生女足造假丑聞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