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廣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原副主任盧錦洪涉嫌受賄人民幣100多萬元的案子,由廣州中院審理。盧對“受賄”的事供認不諱,但表示,“有些收了錢但他沒有為送錢人謀取利益”,因此不算受賄,“只是禮尚往來”。
收錢不辦事就不是受賄,這話讓人覺得像周星馳電影里“嫖了不給錢就不算嫖”一樣無厘頭。但認真地從法律上探究,卻并非這樣。
刑法第385條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
即受賄罪的客觀行為分為兩種:(一)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主動索取財物;(二)利用職務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并且還為他人謀取利益。只有客觀上滿足了受賄罪的兩種客觀情形之一,才構成受賄罪。
可見,雖然收受他人財物,只要不為行賄者謀取利益,即不構成受賄罪——“貪贓枉法”是受賄,“貪贓不枉法”不是受賄。
就本案而言,針對盧的辯解,檢方應該有充分的證據(jù):相應的送錢者表示,雖然還沒有辦事,但盧錦洪的關照“影響力無可估量”。證據(jù)其實否定了所謂的“收錢不辦事”,相信盧最終會被繩之以法。
問題是“貪贓不枉法”的辯解,的確有法律上的依據(jù),這實在有悖普通人對法律正義,以及官員廉潔的期許,這種法律規(guī)定和民眾的心理巨大落差,顛覆著人們對法律的信仰,想到這個問題,“貪贓不枉法不是受賄”這話,就顯得很不輕松了。
中國古代法律一貫嚴懲“貪贓不枉法”者,從唐代的《永徽律》開始,就把“貪贓枉法”、“貪贓不枉法”和強盜、偷盜等行為,一并納入“六贓”。這兩者都構成犯罪,只是量刑上,前者重于后者。如唐律規(guī)定“監(jiān)臨主司受財枉法者”,收賄一疋布帛杖打一百,每多一疋加一等罪,十五疋絞刑”,而“不枉法者”,收賄一疋布帛杖打九十,每多二疋加一等罪,三十疋處流放。
而到當代,“貪贓不枉法”居然并不構成犯罪,往往作為紀律問題處理。從“常識”上說,盜亦有道,“拿人錢財為人消災”,收了別人的錢,居然不去為他們辦事,就構成雙重的“過錯”。正像網(wǎng)友所調侃的:“貪贓不枉法”不是受賄,是詐騙!
將“受賄罪”和“行賄罪”的構成相對比,更能體現(xiàn)“貪贓不枉法”這一規(guī)定的不公平:我國刑法389條規(guī)定:“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边@一法條引申意思是:即使被勒索而被迫給了財物,但只要國家工作人員為你謀取了不正當利益,那你就構成行賄罪。
這樣就有兩種更無厘頭的情況——某人行賄官員,官員因沒有“辦事”,而無罪;某人被官員勒索,被迫行賄,卻因為官員“辦了事”,而自己被定為受賄罪。這種黑色囚徒困境的博弈,最終會引導腐敗分子做出怎么樣的“理性抉擇”?
官員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其道德操守、廉潔性,在法律上應比普通公民有更高的標準,而現(xiàn)在受賄罪的門比行賄罪的門更窄,實在有違公平。在中國當下法治、行政體系相當不完善的情況之下,這種“貪贓不枉法”更成了某些腐敗分子懷中利器。這條制定于上世紀的法律該改改了。(作者系法律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