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評論:“綁架”
學生利益緣何為一張手機卡所綁架
學校豈能“趁喜打劫”新生?
近日,湖北省10余所高校在發(fā)放錄取通知書時都夾帶了特定的手機卡,在聲明學生可自愿選擇開通的同時,又寫明了如學生不開通使用,可能收不到學校通知的重要信息,對此不少學生質疑學校強制消費。據悉,學生歷來都是商家重要的潛在客戶,有運營商為了爭奪市場,曾提供給每位老師一部手機。(8月3日 長江商報)
大學給自己的學子發(fā)放手機卡,其中含有幾分真誠,幾多服務,讓人難以分辨,誠如霧里看花。不過,在這種“熱情服務”的背后,我看到的卻是大學“宰”向學生的溫柔一刀,手起刀落,大學也許可以獲得些許蠅頭小利,但是,失去的卻更多:一是通過“第一課”的啟蒙,讓自己的學生體味到了什么是“我的地盤我作主”;二是使大學精神沾染了銅臭,讓大學的形象“矮”了幾分——最起碼,我是不相信一所大學會在手機卡發(fā)放過程中一錢不染的。
在一個市場化的社會,大學不可能是真空地帶,管理者也難以獨善其身,但是,面對商業(yè)的包圍和侵襲,大學至少應當有一扇“精神圍墻”,它也是一扇防火墻,有了這扇墻,至少可以抵擋一下精神的滑坡和鈣質的缺失,而不是迅速墮落,同流合污。
當然,要想塑造出大學之大和大學之魂,顯然不是一個小小的手機卡所能承載得起的,文化的傳承,道德的堅守,精神的延續(xù),學術的純潔……都是真實而又凝重的命題,做好這道題,遠比學術上的課題要難,比寫作論文發(fā)表論著要難,因為它來不得半點虛偽與造作。因此,筆者建議大學能從一個手機卡改起,遠離銅臭,潔身自好,重塑形象,別再讓你的學子看不起。(葉傳龍)
PK:通知書夾帶手機卡不必一棍子打死(下一頁)
- 2009-07-23是什么促使了大學生的狂熱消費?
- 2009-07-20如何制止大學畢業(yè)“包分配”
- 2009-07-18大學生“功利化”暑期實踐值得反思
- 2009-08-01從女大學生"艷照門"事件看官員財產公示
- 2009-07-23云南大學為何再次發(fā)生“馬加爵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