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資料圖片
繼廣東省委辦公廳推行“網友意見建議交辦會”,實現“網絡施政”后,近日廣東省職能部門第一個“網絡發(fā)言人”現身虛擬世界。廣東省工商局新聞發(fā)言人彭海斌表示,現在,“廣東省工商局網絡發(fā)言人”成為廣東省工商局在網絡問政平臺上回應網友時統一使用的網名,代表了更權威的聲音和更負責任的態(tài)度(8月7日《人民日報》)。
統計表明,早在今年初,我國網民數量就已經突破3億,在全球一路領跑。與此相對應的是,網民在網上的跟貼發(fā)言也極為踴躍。在這一背景下,如何直面網友的“放炮”“板磚”,如何實現與網友的深層次互動,這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
應該承認,近年來相關層面對這一問題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重視,上網瀏覽信息察看民意也已成為一種風尚。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面對海量的網絡信息,各級政府部門并沒有做到制度化的回應。實事求是地看,許多網上信息只有流行開來,被平面媒體介入,才會真正引起公權的重視。
以轟轟烈烈的周久耕事件為例,它起于網絡,但真正形成高潮并被公權重視,卻是由于平面媒體的介入。我們雖然無意于在網絡媒體和平面媒體中分高下,但毋庸置疑的是,如果沒有平面媒體的介入,海量的信息甚至其中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也只能被無聲地淹沒掉。
如何更好地回應網友的投訴甚至舉報,這給公權提出了嶄新課題。首先,從尊重民意角度看,公權必須正視網友投訴;其次,從維護自身形象看,公權也應該直面網絡民意。我們看到,許多跟貼發(fā)言帶著明顯的情緒化傾向,甚至夾雜著對公權的誤解和偏見。如果公權置之不理,則會讓這些非正常的情緒四處漫延,從而謠言四起,甚至上升為公共事件。這顯然不是公權所想看到的。
網絡也需要公權發(fā)言,需要權威聲音。從某種意義上說,“網絡發(fā)言人”比現實發(fā)言人更為重要,更有挑戰(zhàn)性,這是因為現實中的發(fā)言人面對的是媒體,總體上理性大于感性;而“網絡發(fā)言人”面對的是網民,很多的時候感性大于理性。公權如何在表達準確意思的同時,也讓網民感受到尊重,這顯然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努力。
廣東職能部門設立“網絡發(fā)言人”,是一種創(chuàng)新,它體現的是公權對網絡民意的尊重,體現的是公權的包容、開放姿態(tài),是對“網絡施政”的完善提升。這種態(tài)度,這種姿態(tài),無疑是網民所希望看到的。(毛建國)
(責編:劉寶琴)
- 2009-08-07網絡發(fā)言人制度能起多大作用?
- 2009-06-09設中南海新聞發(fā)言人能促進政通人和
- 2009-07-08云南網絡發(fā)言人要和網民打成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