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兜 資料圖片
這個夏天,國產動畫電影又重現了春節(jié)期間《喜羊羊與灰太狼》上映時的輝煌。在《變形金剛2》和《冰河世紀3》的夾擊下,香港和內地合作的《麥兜響當當》上映不足半月即傳出票房超過6300萬的佳績,上海美影廠的動畫《馬蘭花》也突破1000萬,這絕對是振奮人心的。所以,官方媒體上,有人很樂觀地將2009年視作中國動畫電影的一個轉折點?! ?/font>
相似的話近來也在網絡上熱傳,但對象不是麥兜,也不是《馬蘭花》,中國網民將這樣的榮譽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卻在網上異軍突起的《超級包子》。
這個來源于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代表食品之一的動畫形象,可愛、調皮,個性十足。它的火,除了周星馳式的喜劇效果,我以為,更重要的,還在于中國元素的運用。一個最能代表中國風味的包子,耍出一套老外心目中最有中國味的李小龍棍法。難怪它出現在國外一家集合了眾多設計先鋒的視頻網站上后,即瞬間爆紅?! ?/font>
這樣的包子,很容易讓人想起2008年好萊塢帶來的那只會功夫的熊貓。國粹和國寶的結合,使得《功夫熊貓》席卷中國票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部中國味十足的動畫片是個地地道道的舶來品。這不是好萊塢第一次以中國元素賺中國人的票房,早在1998年和2004年,兩部《花木蘭》的熱映,已經讓中國動畫電影人受刺激不小。以至于現在看《馬蘭花》,還有人說,整個影片的風格,就像是美國的《花木蘭》?! ?/font>
這怎么聽都不像是肯定的評價,但為什么傳統(tǒng)文化的東西在我們自己手中,就拍不出這樣的效果呢?制作技術不是問題,因為早在上世紀80年代,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動畫片就已經是由國內的動畫公司在制作加工。投入更不是問題,但即使是1.3億元制作的國產動畫《魔比斯環(huán)》,票房仍以慘淡收場?! ?/font>
只能說,我們的國產動畫太不會講故事了。我們習慣了給孩子看的動畫片,就只能是正襟危坐地講道理;習慣了千方百計說服審片的專家和父母,這部動畫能給孩子帶來怎樣實際的、立竿見影的教育和幫助。但我們恰恰忽視了動畫片的受眾,他們喜歡怎樣的“寓教于樂”?! ?/font>
《功夫熊貓》沒有這樣的主題宣傳,但我們從中體會到了很多哲理,同樣火爆的《喜羊羊和灰太狼》,沒有一句大道理,講的也是最傳統(tǒng)的羊和狼的故事,卻因為時尚的語言和有趣的情節(jié),吸引了一眾大小粉絲。而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用作品中的溫情甚至悲情溫暖了全世界,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打動了無數觀眾,靠的也只是潛移默化的情感教育。我們實在有太多渠道可以受“教”,而動畫片恰恰是最不需要嚴肅的知識和理念教育的?! ?/font>
我們懷念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故事,我們念念不忘那些故事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但怎么樣才能將這些故事和其中的哲理,通過我們的動畫傳遞出來并傳播到全世界呢?“包強”是個很好的嘗試。它的火,火在創(chuàng)意。它和“喜羊羊”一樣,擺脫了中國動畫主題先行和說教的桎梏,學會了用現代的方式講傳統(tǒng)的故事,因此有了現在的成功。有了這樣時尚有趣的表達方式,還怕我們的故事沒人看嗎?(郭欽)
(責編:劉寶琴)
- 2009-07-28 《麥兜響當當》,麥兜沒有被就業(yè)
- 2009-07-15觀《變形金剛2》善待國產大片
- 2009-06-26國產電影里的“中國元素”去哪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