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各方面令人歡欣鼓舞的數(shù)據(jù)紛紛公之于眾。其中,人民對共和國財政的貢獻尤其讓人感動。
據(jù)財政部長謝旭人披露:1950年全國財政收入62億元,2008年達到了6.13萬億元,2009年預算安排收入6.62萬億元,60年間增長1000多倍。
人民對國家財政的貢獻呈加速度上升的態(tài)勢。據(jù)他說,全國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62億元到突破1000億元大關,用了28年時間;從1000億元到1萬億元用了21年時間;從1萬億元到6萬億元用了9年時間。目前我國一天的財政收入約為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年全年財政收入的3倍。
正如政府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國家財政的一切收入也同樣來自人民,每一分錢都是納稅人的貢獻,每一分錢都浸透著人民的汗水。
比國家財政收入更加突飛猛進的是地方財政收入。據(jù)8月26日北京市統(tǒng)計局副局長于秀琴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1949年北京地方財政收入僅為0.24億元,而2008年北京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282億元,60年間增長了9500多倍。
國家財政收入60年間增長1000多倍,北京地方財政收入60年間增長了近1萬倍,老百姓個人收入增長100多倍,三者比較,不難看出人民的貢獻是何等巨大啊。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2008年全市GDP突破萬億,達到1048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是1952年的318倍,人均GDP達到1952年90.7倍。也就是說,在GDP60年間增長300多倍的北京,全市人民貢獻的地方財政收入是60年間增長9500多倍,人民對北京地方財政的貢獻之高的確是值得大書特書。只有新中國,只有新北京,才能有這種亙古未見的財政收入,才能有這樣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當然,我們也知道,人民在對國家財政、地方財政作出政府預算安排收入方面的巨大貢獻之外,還有一塊預算外收入的貢獻,如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各項收費等。這項貢獻雖然不及預算安排收入那樣公開透明、清晰可見,據(jù)專家估計也是急劇增加的態(tài)勢,且數(shù)額在有些地方接近或超過預算內(nèi)收入。
政府財政收入超高速增長,以超過國民經(jīng)濟增長率兩倍以上的速度增收,讓政府在用好稅費收入方面的壓力激增。財政收入越快越多,理財難度也越大越重。管好、花好這些天文數(shù)字的財政收入,是政府義不容辭的重大責任。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這樣說過:“財政的支出,應該根據(jù)節(jié)省的方針。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反對貪污和浪費的斗爭,過去有了些成績,以后還應用力。節(jié)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zhàn)爭和革命事業(yè),為著我們的經(jīng)濟建設,是我們的會計制度的原則。我們對于國家收入的使用方法,應該和國民黨的方法有嚴格的區(qū)別?!苯裉欤趹c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感激全體人民對國家財政收入作出巨大貢獻的時候,我們更要不忘人民的貢獻,牢記政府的責任。
隨著財政收入的超速增長,也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近年來我國稅收成本率已接近8%,而一般發(fā)達國家的稅收征收成本率基本維持在1%左右。我國在1994年稅制改革前,稅收征收成本率為3.12%;稅制改革后,征收成本率就一路升高,從1996年的4.73%,升到如今近8%,翻了一番還多。無論財政稅收增加多少倍,都是人民的貢獻,只有征收成本翻了一番還多,這是財政稅收部門的“貢獻”。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有助于財政部門努力做到“為國理財,為民服務”。(蘇文洋)
(責編:李艷)
- 2009-07-29財政局副局長為何能夠“帶病”提撥
- 2009-07-15“非稅收入”帶高財政收入不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