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復興傳統(tǒng)文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從于丹講《論語》,再到各種祭孔活動,國學熱尤其是孔子熱一波接一波。各地紛紛建造孔子像,關于孔子的漫畫、文化衫等文化產品也在市場上出現(xiàn)。這些活動反映了社會對于孔子的理念及其所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作為自發(fā)的社會活動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孔子過度偶像化了,什么傳統(tǒng)文化都集中到孔子身上,未免有些刻舟求劍。
近日,深圳第一尊孔子銅像揭幕,主辦方先是按照傳統(tǒng)祭祀禮儀舉行了祭孔大典,然后在大典之后還舉行了集體婚禮,共有四對新人身著漢族傳統(tǒng)婚服在孔子像前按照“傳統(tǒng)婚儀”形式舉行婚禮。這是件喜慶的事情,卻仍然令人奇怪。既然打著“傳統(tǒng)婚禮”的招牌,就應當實至名歸。傳統(tǒng)婚禮流程繁瑣,在祭拜方面,首先要拜的是天地祖先,其次要拜父母。依習俗而言,這個過程實際上和孔老夫子并沒有什么關聯(lián)。拜孔子也有拜孔子的場域,小到兒童入學,大到國家尊師大典,目的都是為了祭奠先賢,以表尊師重道之意。兩種不同儀式其實是不同目的,婚禮上拜孔子,就好比求子應當拜觀音,結果卻拜了月老。想來,孔子他老人家也會感覺莫名其妙吧。
當然,婚禮只是一個儀式,對此不必過于嚴苛。不過筆者由此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就是孔子熱是不是過度了,而掩蓋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其他方面?畢竟,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只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支,儒、釋、道、墨、法等等在當今社會都各有各發(fā)揮作用的領域。深談傳統(tǒng)文化固然繞不過孔子,卻也沒有必要事事皆孔子。何況,我們很多人對于孔子的理解是淺薄的,常常簡單化為祭孔和讀經。而今,又把孔子趕入婚房天地,豈非又是一場異化?
復興傳統(tǒng)文化更重要的是理解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這并不是把孔子偶像化就能達致。深圳有關人士在剪彩揭幕儀式上表示,儒家文化所奉行的“仁義禮智”、“忠孝誠信”是懲治腐敗、振興國民道德的有效力量,弘揚傳統(tǒng)文化,對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推動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話說得不錯,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卻惜乎于表面化?!皯椭胃瘮 ?、“振興道德”也許需要汲取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使傳統(tǒng)文化在當今社會發(fā)揮其內在的契合時代發(fā)展的精神作用。但把孔子偶像化,讓其無所不能、無所不包,不僅不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還可能使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走入誤區(qū)。一言以蔽之,孔子的偶像作用不應使用過度。
- 2009-09-10從孔子銅像將落戶美國休斯敦談起
- 2009-08-13宋慧喬,你被孔子影響了嗎
- 2009-04-30胡編亂造孔子“三角戀”太低俗
- 2009-04-17全球孔子學院為啥就這么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