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自稱家住河北省容城縣賈光鄉(xiāng)名為“閆德利”的女子在自己博客上發(fā)布一份共有279個電話號碼的“性接觸者通訊錄”,并稱自稱已患艾滋病。此事在網(wǎng)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昨日,容城縣警方回應稱,確有“閆德利”其人,但因該女常年不在籍貫地居住,故對網(wǎng)上所傳內(nèi)容并不清楚。因目前警方未接到任何報案或線索,暫時無法介入并對該事件給以“定性”。(《新快報》10月17日)
從上述情況看來,“閆德利”事件的真相無外乎兩種:一個是其博客內(nèi)容為真,而她又是在知曉自己病情后,仍然故意與其他人發(fā)生性行為,那么她就要負故意傳播艾滋病的法律責任;另一種可能性是,閆德利并未患上艾滋病,而是有人(閆德利或其他人)要借此吸引眾多網(wǎng)民的眼球,那她(或他)也是在涉嫌傳播謠言,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兩種情況無論哪種為真,都帶著明顯的炒作目的。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一目的經(jīng)過網(wǎng)絡和人際的傳播,也已經(jīng)實現(xiàn)。不難看出,這一炒作的訴求都是利用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懼心理,從而達到制造一件引人矚目的事件的效果。在這一傳播過程中,艾滋病又被當作了炒作的噱頭,而艾滋病患者被建構成了蓄意報復社會的危險分子。
近年來,隨著高層的正確引導,社會各界的多方努力,公眾對艾滋病開始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也有越來越多人參與到對艾滋病的人關愛活動中,但社會対艾滋病病人歧視和對艾滋病的恐懼并沒有完全消失。在這個意義上講,“閆德利”事件可能是檢驗公眾對艾滋病和艾滋病人態(tài)度的試金石。
清華大學艾滋病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景軍曾指出,自從2001年在天津發(fā)生艾滋針刺謠言之后,每一年都有類似謠言的重復出現(xiàn),但真正的艾滋病感染者扎針事件僅僅有過一起。他認為,這種謠言的廣泛流傳證明在公眾想象中很多艾滋病感染者已經(jīng)成為到處扎針放毒的歹徒,但這種想象是被扭曲的社會心理反射出來的。如果対處于逆境中的人都予以殘酷圍剿,我們就可能面臨一個“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即一個原來沒有根據(jù)的預言由于種種原因可能演變成為一種現(xiàn)實。但愿“閆德利”事件不會最終成為這樣的“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
- 2009-08-21四年"艾滋"一朝"痊愈",生命就如稗子?
- 2009-08-20艾滋都能"被痊愈",還有什么不可以"被"
- 2009-10-17“艾滋女”的瘋狂報復也是一種惡
- 2009-05-31艾滋謠言事件,不必過多闡釋
- 2009-05-19醫(yī)生是否染艾滋 公眾要的不是"嚴正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