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1 為何多數(shù)“地王”都是“央企制造”?
17日,大望京村4號、5號地再次引得遠洋、保利、華潤、首開等國字頭背景的房企悉數(shù)到場,眾多民營房企的“觀摩”透露著無奈。金地一位工作人員在競拍結束后難掩失落:“資金等方面的高門檻,使我們根本競爭不過央企?!备嗟綀龅拿駹I房企則不愿多言。
在3月15日競得“地王”的遠洋地產、中信地產、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均為央企,而同場競技者也不乏中國煙草、中維地產等央企的身影。在新一輪的購地狂潮中,多數(shù)“地王”被鮮明地烙上了“央企制造”。
“不差錢”的央企在并非主營業(yè)務的地產領域強勢出手,甚至令地產大鱷任志強、潘石屹也不得不感嘆,“央企也太有錢”。
為何“地王”大都由“央企制造”?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認為,央企拿地是因為自身創(chuàng)造利潤壓力太大?!澳壳皣鴥葘嶓w經濟疲弱,微觀經營環(huán)境惡劣。在這種情況下,把錢投入虛擬經濟比如股市、樓市比投入實體經濟風險要小一些,而且更容易獲得利潤。”
北京仁達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2009年以來的土地市場表現(xiàn)出最大特點為“國進民退”——有國企背景的企業(yè)紛紛踏入土地市場,并將多塊地王“收入囊中”。
目前,活躍在土地市場的國企,一類是保利、華潤、綠地等以房地產為主業(yè)的地方國企或央企;另一類是中化集團、中電集團等大型工業(yè)國企集團,房地產已成為其重要的“副業(yè)”。國企不但自有資金雄厚,而且在獲得信貸、政府幫助等方面有著非央企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2009年前三季度,8.67萬億元的新增信貸進入了市場,使得本身就“不差錢”的國企流動性更為充裕。
針對央企頻繁進入房地產市場,國資委宣傳局新聞處處長蘇桂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房地產業(yè),國資委方面的要求是,主業(yè)是房地產的企業(yè)都可以做。目前國資委旗下主業(yè)為房地產的央企有保利、華僑城、中糧、中化等16家,此外還有一些二級上市公司也主營房地產。
雖然沒有明令禁止央企進入房地產業(yè),但在今年1月舉行的中央企業(yè)負責人經營業(yè)績考核工作會議上,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曾提醒中央國有企業(yè),要慎重進入股市、房地產和期貨等高風險領域,已經進入這些領域的,要規(guī)范程序,嚴格考核。而且從今年開始,國資委在對央企考核中將對非經常性收益減半計算。
對此,資深財經評論員馬紅漫表示,業(yè)績考核指標的改進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央企擴張沖動,但經濟考核指標調整效果的顯現(xiàn)速度緩慢,難以立竿見影地澆滅央企的炒地熱情。鑒于炒地推高房價產生的極端影響,主管部門應采取更為積極的措施,直接限制央企進入高風險非主業(yè)領域。
- 2010-01-30北京規(guī)劃委發(fā)強制傳真 催開發(fā)商同意地王改規(guī)劃
- 2010-01-14國土部否認地王頻出系制度原因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