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陳光標的“暴力慈善”之是非程度,最好還是不要成為基于理論的書齋清談或局外人主要出于臆想的高談闊論。至少,有關機構應該將此作為一個課題,精心進行科學的調(diào)查研究
災害頻仍,陳光標很忙,但他越是忙于發(fā)錢,關于其慈善方式的爭論就越熱烈。有人認為他的慈善方式是“暴力行為”,可能傷及受捐者;但陳光標回應道,目前中國的慈善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就需要這樣的“暴力慈善”來推動。
中國的慈善事業(yè)還不發(fā)達,特別需要推動,這自是毋庸置疑。但是,行善的方式確實是大有講究的?!耙缓勈常欢垢弥畡t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關于慈善的倫理,古人便已有體察。陳光標發(fā)錢,當然不是“呼爾而與之”,與所謂的“嗟來之食”有著根本的差別。不過,像陳光標那樣動輒壘起錢墻,有時還與受捐者舉錢合影留念,在這個傳媒發(fā)達的時代,這種高調(diào)的做法究竟是否合適,不是一件可以馬馬虎虎對待的事情。
子非受捐者,安知受捐者之憂樂?不同情形下的人,有著不同的尊嚴標準和心理承受能力。筆者認為,對陳光標的“暴力慈善”之是非程度,最好還是不要成為基于理論的書齋清談或局外人主要出于臆想的高談闊論。至少,有關機構應該將此作為一個課題,精心進行科學的調(diào)查研究,爭取能用數(shù)據(jù)說話,或為陳光標求公正,或為受捐者謀尊嚴,以使后來者有可資參照的范本。
對這樣的調(diào)查研究,陳光標的團隊更應給予足夠重視。面對面直接發(fā)錢的“暴力慈善”,是富人與窮人最直接的對話,貧富階層由此更融洽還是隔閡更深,是需倍加注意的大事,不能總是摸著石頭過河?;蛟S,面對面發(fā)錢無妨,舉著錢合影亦無妨,但對于過程中究竟應該注意哪些分寸,做到怎樣的程度,做為身體力行者的陳光標,是不能太過想當然的,不要總是以“動機”為自己辯解。要知道,動機與效果之間不一致的情形是很多的。
慈善討論,無論批評還是辯解,都不能空對空。人性很復雜,人心很脆弱,災難中的人們尤其是,貧窮而又處于災難中的人們更尤其是。所以,希望針對弱勢群體的慈善能夠講究些科學,注重些倫理,也即必須要以客觀的研究做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