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炎炎夏日的來臨,飲料也迎來了銷售的黃金季節(jié)。昨日記者走訪廈門市場發(fā)現(xiàn),多個品牌飲料近來通過不同手段上調了旗下飲料的價格,有的品牌直接上調零售價,有的品牌則選擇了隱性漲價——— 通過“減量不減價”的方式達到漲價的目的。(《海峽導報》2011-5-19)
消費者遭遇“漲聲一片”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聞了。作為消費者,并不是無理與自私到反對所有漲價行為。如果有正當理由,漲價也是應該的,消費者也是能夠接受的。比如飲料漲價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原材料漲價”。如果原因真是原材料漲價惹的禍,那么,這個理由是能夠被消費者理解與接受的。不過,“原材料漲價”的真實情況怎樣:哪些原材料漲價了?漲了多少?得拿出真憑實據(jù),不能由商家信口開河。
一些商家非常聰明,他們不去趟漲價的渾水,知道一旦漲價,消費者的反應可能會很強烈。干脆來個價格不變,但是數(shù)量上大“瘦身”,明不減實減,而且是“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直到有一天被細心的消費者發(fā)現(xiàn)了,就來一個“很有創(chuàng)意”的理由:什么“減量是因為產品包裝概念需要重新調整”呀;或者將600毫升的包裝“瘦身”為500毫升的新包裝,是因為發(fā)現(xiàn)消費者更喜歡500毫升的包裝,這一舉措與消費者單次飲用量越來越小的全球發(fā)展趨勢一致,原來還是純粹為消費者著想呢!這些“理由”是根本不需要駁斥的。正如網(wǎng)友們所反駁的,不僅多賺消費者的錢,還要嘲笑消費者的智商。
在今天的中國,消費者跟商家去說理,基本上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只有消費者協(xié)會,特別是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才有“資格”去跟那些特別具有營銷頭腦的商家去說理。但遺憾的是,本來應該對這些問題具有先知先覺的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往往對于相關問題的了解,都是后知后覺者。否則,商家的那一套,也就不可能大行其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