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價值50多萬元的寶馬車去上課,手機號碼有7個8,是3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副教授尹曉冰昨日與同行交流時“善意提醒”:大學教師全心投入教學是種毀滅。(2011年5月22日《長江日報》)
大學校園又見“奇談怪論”。如果說董藩教授的“四十歲四千萬”是一種“激進”,那么尹曉冰的“大學教師全心投入教學是種毀滅”的善意提醒便是“激進”中的“升華品”了。這種升華,已完全將學術(shù)淪為經(jīng)濟的附庸,把傳道授業(yè)的教師置于“不解社會風情”的尷尬邊緣。
誠然,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在大學都有一塊屬于自己的“言論自由地”。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自由,不同領(lǐng)域的思想、不同意見的觀點才會發(fā)生激烈的碰撞,思辨的火花才會在這里“揚帆遠航”。然而,思想與言論的自由,卻并不代表話語權(quán)的“肆無忌憚”。集多項“頭銜”于一身的尹曉冰,不可能不知道大學精神的這點“常識”。對這些,他是如何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他又是秉承著怎樣的育人精神教授他的學生?筆者很好奇,也很疑惑,就此提出以下幾個問題,還望尹教授釋疑解惑。
其一,大學教什么?大學不是職教場,大學更不是經(jīng)濟的附庸。尹教授在課堂上用“你買得起嗎”進行“赤裸裸”的教學訓斥,這與“王婆式罵街”有何區(qū)別。雖然尹教授是經(jīng)濟管理出身,與經(jīng)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經(jīng)濟管理的就有錢,就可以把金錢拿出來“顯擺”。雅斯貝爾曾說:“教育是人類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蹦敲?,大學教育就不應該總是和經(jīng)濟效益掛鉤,而是強調(diào)精神立人的重要性,從“象牙塔”出來的學生,應該是一位“和諧”的人,而不是一位金錢的崇拜者。
其二,大學教師不全身心投入教學,又該干些什么?如果所有的老師都忙于填表格、都忙于申報項目,所有的老師都把教書育人當成一份職業(yè),那么,大學精神又該從何處構(gòu)建?而這,又是不是對大學精神的一種“毀滅”?
其三,尹教授的金字塔分類標準,依據(jù)從何而來?底氣從何而來?位于最頂端的“學霸”和行政管理者是不是就真的比中下層教師能力強,這還有待時間的證驗。但這種明顯的“媚權(quán)”傾向,卻是對“自由、平等”的大學精神最大的誤讀。殊不知,大學老師雖有能力大小之分,但絕無等級高低之別。
老師是大學的主導,是學生前行途中的引路人。如果我們的老師抱著“炒作”和不負責的態(tài)度,發(fā)表一些令人“深惡痛絕”的言論,不但會泯滅自己的人格,更重要的還會“毀滅”本就稀有的大學精神。真摯的希望尹教授之流能管好自己的嘴巴,畢竟,這類大學教授越多,大學精神便會越少。
原文地址:http://sns.fjnet.cn/space.php?uid=735699&do=blog&id=25598
- 2011-05-24寶馬教授任職三公司獨董 包括欺詐上市的ST大地
- 2011-05-22副教授開寶馬上課嘲諷學生 稱全心教學是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