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互讓其實是一道模糊道德考題
www.fjnet.cn?2011-10-19 16:19? 李振忠?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公交車上讓座本是一種美德,但遇到“要求”讓座時,美德也變得尷尬。近日,福州一位老人要求小孩給自己讓座,引發(fā)同車人不滿而爭吵的事件,在網(wǎng)上引起了熱烈討論。網(wǎng)名“豆豆媛寶貝”的福州市民微博爆料,13日上午,她照例乘坐102路公交車上班。由于這趟公交途經(jīng)兩所小學,車上擠滿了背書包的孩子及送孩子上學的老人們。公交行駛到一站時上來一位老人,一上車便大聲要求坐在司機身后座位上的孩子讓座。(中新網(wǎng)福州10月15日) “倚老賣老”,“老不死的”,這是網(wǎng)友們憤怒的兩聲咒罵,不過這樣的咒罵能夠在車廂以及現(xiàn)實生活當中碰上,在網(wǎng)上也司空見慣。 人們往往有如此情結,當妻子懷孕時,你關注的是其他孕婦,當孩子上學時,你關注的是同齡的孩子。有一個成語叫做愛屋及烏,這似乎就是心理上的共通現(xiàn)象。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人的處境不一,人的思維會發(fā)生變化,表現(xiàn)在對待老人和小孩的態(tài)度上來看,當自己的孩子屬于書包年齡時,你更關注小學生的利益安危,而當自己的年齡趨向于中年之后,你更懂得老人的喜怒哀樂。 在傳統(tǒng)道德濃厚的某些農(nóng)村地區(qū),一直保持著敬老愛老的習慣,那就是小孩一定要首先敬老。而在更“古”一些的解放前的年代,小孩一定要請安至少是問候,見面大爺爺爺?shù)慕兄?,令老人心生一種被尊敬的心靈愉悅。 回到這起老人“逼座”事件來看,若仍然按照傳統(tǒng)來看問題,小孩子應當給老人讓座。而假如小孩確實身背一個沉重的書包,則小學生也應當有讓座的表示,當這種表示出現(xiàn)之后,老人最好是謙讓不坐,而讓孩子們坐。如此,老人即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孩子其實也得到了“有禮貌”的精神褒揚,如此何樂而不為呢?再假設老人被小學生“硬逼”讓了座坐下之后,將小孩子的書包接過來放在旁邊臨時保管,豈不是更其妙哉? 然而問題恰恰就出在這里,人人互敬,老人與小學生互相謙讓的鏡頭實在不是太多見了,而是代之以互不讓座。常常乘坐公交車的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如此場景,一幫小孩鬧喳喳或者數(shù)個小伙閉目養(yǎng)神就是不給老人讓座,而老人們紛紛默然而自覺無人“要”座——這實在是一件極其尷尬的事兒,誰會為了一個座而爭得臉紅脖子粗?因此說,只有極其個別的老人才可能“要”座。那么,又是誰將我們的社會傳統(tǒng)道德推到如此一個尷尬境地的呢?為什么就不能回復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民族傳統(tǒng)道德中去呢?至于“老不死的”咒罵以及搬弄如此“新聞”的當事者們,不知道誰才是道德殺手? 老幼互讓其實是一道模糊道德考題,行文中的互相謙讓的標準答案也只適合于當時情境下的謙謙老者、謙謙學子。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