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得雞蛋”是個有意義的游戲
www.fjnet.cn?2011-11-11 08:23? 林小明?來源:華西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作弊得雞蛋了?!蹦阌羞^作弊的經(jīng)歷嗎?有的話,把它寫出來你就能得到一個水煮雞蛋。昨天,貴州大學北校區(qū)勤工儉學服務中心舉行了一次這樣的另類誠信教育活動。(11月10日《黔中早報》) 像這樣的教育活動確實有點意思,但這并不意味著就能達到提倡誠信的初衷。根據(jù)博弈論的理論,人是理性而自私的。在涉及切身利益時,人往往會選擇趨利避害。因此要重建誠信體系,更應從制度設計方面著手,讓作弊成本大于可能獲得的利益,這才是養(yǎng)成誠信的正確路徑。 承認考試曾作弊就能獲得煮雞蛋,更像一個行為藝術般的調侃。因為過去的作弊,并不會因為現(xiàn)在的坦白,而受到應有的懲罰。基于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現(xiàn)實,參與者既然可通過對過去的揶揄,來換取一個煮雞蛋,那么何樂而不為呢?所以,這樣的活動更應歸列于有意義的游戲。 盲人摸象是大多數(shù)人熟知的典故,人們普遍傾向以此嘲笑看事情不夠全面。但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無意中扮演著盲人。以承認作弊送雞蛋活動而言,其出發(fā)點具有積極意義毫無疑問,但誰又能擔保沒有圍觀者從中“取經(jīng)”呢?因此,該活動反倒可能在不自覺中充當了教唆角色。 當然,做與不做有所區(qū)別,早做和晚做也有差別,總而言之,行動比觀望更具有指向意義。承認作弊就送雞蛋的活動,或許,我們更應解讀其中所蘊含的積極性:至少說明參與者認識到了誠信的缺失,且開始采取措施來補救。完善和修補誠信意識,其前提應建立在先認識到錯誤的基礎上。 上學時考試“得鴨蛋”,是人們對得零分的形象和調侃說法。這個有意義的游戲,通過演繹作弊得雞蛋,說明了考試作弊可能導致的后果,若能讓參與者在會心微笑中,有所得并有所思,倒也不失為一種寓教于樂的教育形式。 誠信在生活中難以得到有效彰顯,除人們在現(xiàn)實選擇時,往往站在自身角度尋求達到最優(yōu)化,還可歸咎于誠信教育的單調,有時太具有宣教色彩而讓人不待見,而承認作弊就送雞蛋的活動,以其形式的新穎有趣,反倒可能吸引更多人參與。我們日常的誠信教育,是否可從中汲取教益? 平常人們可能都在抱怨,誠信在生活中成了稀有物。但當自己遭遇考驗時,卻完全可能做出置身其外時所鄙夷的選擇。誠信的消減,也就在如此這般需要選擇的瑣碎生活中,被我們自己消費得支離破碎。要重建誠信體系,既要遵循制度規(guī)則,更應從我們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8]“考試作弊”,用錢贖“罪”?
- [ 06-07]還應打擊權力作弊
- [ 12-15]從保送生作弊能推論自主招生腐敗嗎
- [ 12-03]釋放王鵬是掩飾官二代作弊的移花接木之術
- [ 08-30]作弊者是否應被剝奪受教育權
- [ 06-15]破除高考作弊需引入社會中介組織
- [ 01-17]開除作弊學生是否剝奪受教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