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式”采訪源于媒體優(yōu)越感
www.fjnet.cn?2011-11-13 19:26? 李振忠?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11月12日《中國青年報》報道:照片的背景很雜亂,上面堆滿了衣物和床單。照片的右側,一個女子向里側臥在床上,兩手抓著床單,將臉捂得嚴嚴實實。左側,有好幾只指甲涂得鮮紅的手握著話筒,將它們湊到女子的頭邊。話筒上,南方電視、廣東衛(wèi)視“今日關注”欄目、深圳電視臺“公共頻道”的標識清晰可見。 報道的開頭特別強調(diào)了“鮮紅的指甲”,不要以為這是記者的無意之筆,而實為“點睛之筆”。若再與雜亂的背景與雜亂的衣物床單進行對照來看,它實在是一種強烈的對比,一個是身處“不勝寒”地位的媒體,一個是被傷害的弱女子以及其弱勢家庭。 網(wǎng)傳某名主持人采訪留守兒童問他們平時都吃什么,小孩子說青菜什么的。主持人又問:吃肉嗎?小孩子:不經(jīng)常吃,主持人:為什么?肉不好吃嗎?淳樸的孩子很尷尬地說:不是,沒有錢……。 對于這段采訪對話的真實性,有人特別辟謠說該主持人根本就沒有說過這樣的話。然而,作為一個不經(jīng)常以肉食為主的素食主義者以及骨瘦如柴的減肥主義者,完全有可能對一個孩子采訪用如此“精彩”的語言。那么,所謂的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夏蟲不可語冰,就一定不是沒有道理,而是現(xiàn)實存在著的普遍道理。歷史上本來就有“何不食肉糜”的真實“新聞報道”,晉惠帝司馬衷就親口發(fā)問百姓挨餓,何不食肉糜?那么,一個天天吃著接待大餐,滿臉涂脂抹粉的記者,又怎么不可以說出“為什么不吃肉”的采訪“精彩”語錄呢? 中國的所謂“名嘴兒”多了去了,原來只是幾個,現(xiàn)在是無數(shù)個,因此說說“名嘴”,并無特指某人之嫌。某些人的采訪風格說好聽了是窮追猛打究根問底,而其實是一種高高在上的“逼問”。這種“逼問”,與審問有什么不同?而這些涂滿了紅指甲的記者話筒之外的紅嘴唇們,對受傷害者的采訪不也是一種不講道德不講分寸的逼問加審問嗎? 說到“紅指甲”,還要說“濃妝艷抹”。到各地“走基層”,到農(nóng)村采訪種地老百姓的女性記者,哪一個不是濃妝艷抹?一邊是滿面塵灰煙火色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百姓,一邊是紅唇欲滴脂粉二尺睫毛三尺的名主持人,如此居高臨下不對等的采訪又有多少?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11]澄清網(wǎng)上真假 主流媒體有責
- [ 11-09]媒體的紅與黑
- [ 10-31]“八毛門”醫(yī)患言和,還缺媒體道歉
- [ 10-19]王菲“被懷孕”拷問媒體之責
- [ 10-13]國足失利帶來的“媒體狂歡”
- [ 09-15]抓捕越獄逃犯須善用媒體
- [ 09-15]媒體不應成為“丑陋”狂歡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