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涉毒”不能靠猜測發(fā)酵
www.fjnet.cn?2012-11-20 10:51? 徐立凡?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酒鬼酒的“塑化劑丑聞”,已經超出酒鬼酒自身,成為一場潛在的食品安全公共事件。在此關鍵時刻,政府監(jiān)管部門需要給出一個權威說法。 11月19日,號稱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被曝塑化劑含量超標高達260%,可影響發(fā)育和導致肝癌。酒鬼酒因媒體報道當日臨時停牌,A股兩市白酒股總市值單日蒸發(fā)327.79億元。 市場和網絡輿論場對于“塑化劑丑聞”的激烈反應,如同一張準備投出的集體不信任票,足以令整個白酒產業(yè)面對一場重大危機。然而,迄今為止,我們仍然無法清晰梳理這場危機生成的脈絡和發(fā)展走向,甚至無法對這場危機給出明確定義。 比如,被媒體送檢的樣本,是代表批次產品存在問題,還是可以涵蓋所有產品?是僅僅酒鬼酒“沾毒”,還是按“分析人士”的說法,國內白酒都會增加塑化劑以產生“掛杯”效果?是有意增加塑化劑,還是生產過程中使用塑料接管或使用塑料外包裝產生了毒作用?是否有已造成危害的實例? 面對這些疑問,酒鬼酒的回應并不適當。一方面,酒鬼 酒稱公司生產部門已將產品送到相關部門核實、送檢,白酒本身是不含塑化劑的、也無需添加。另一方面,其內部人士又稱白酒行業(yè)檢驗的國家標準里,沒有塑化劑檢驗這一項,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謂超標問題。如果沒有塑化劑檢驗項目,那么送檢要檢什么?是否塑化劑再超標也可憑檢測空白得到“豁免”?這樣的危機應對,無論是否屬于正式回應,都難以解惑。 混雜的種種信息,沒有把酒鬼酒“涉毒門”謎底徹底揭開,反而更加“使人昏昏”。這種發(fā)展態(tài)勢,既不利于媒體發(fā)揮應有的監(jiān)督作用,也不利于白酒業(yè)正本清源,更讓公眾無從判明是非。在這種情況下,公眾只能依靠過去的經驗,得出傾向性結論——但未必接近真相。 酒鬼酒“涉毒門”,不能靠猜測發(fā)酵。實際上,酒鬼酒的“塑化劑丑聞”,已經超出酒鬼酒自身,成為一場潛在的食品 安全公共事件。在此關鍵時刻,政府監(jiān)管部門不能緘默,而需要主動行政,盡早給出一個權威說法。不僅是對酒鬼酒塑化劑含量進行權威鑒定,在公眾對其他白酒也產生類似疑問的情況下,還需要對其他白酒企業(yè)可能產生塑化劑超標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追蹤監(jiān)管,盡早給出科學和權威的結論。即使這樣做可能導致巨大的行政成本和白酒市場的重新洗牌,但從保證公共食品安全這一最高出發(fā)點出發(fā),這樣做不僅是值得的,而且也是提升公眾對食品安全信任度的唯一辦法。 相關企業(yè)乃至地方政府,也應對徹查“塑化劑丑聞”采取配合態(tài)度,而不能盤算局部經濟利益,僅僅采取危機公關的方法。 面對食品安全,不能“民不舉,官不究”,而應該是“民有疑,官必究”?,F(xiàn)在,政府監(jiān)管部門該站出來了。 本報特約評論員徐立凡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19]家長買煙酒也不該讓孩子代勞
- [ 11-06]銀行也該講誠信
- [ 11-05]嚴懲酒駕新舉措,落實好才是真的好
- [ 11-05]酒駕掛鉤公考須在法律許可范圍內
- [ 11-04]酒駕后果嚴重,但別“法外施刑”
- [ 11-02]酒駕者最要罰的是不能開車
- [ 11-02]抵制住了酒駕的誘惑,我還是不安
- [ 11-02]“好醉,還得開回家”催酒駕者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