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穿“超短”要多聽取下學生的意見
www.fjnet.cn?2013-04-28 09:43? 楊朝清?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在眼球效應時代,超短褲也好,超短裙也罷,既是女性的一種印象管理,也是男性的一種身體消費。在女權主義者看來,在男性占主導的社會里,女性的行為模式是以男性的行為取向為依附的。就此而言,“超短”一方面回應著傳統的性別社會化對“郎才女貌”的呈現要求,另一方面又遵循著社會資本的邏輯,將女性身體的審美價值和交換價值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在古代社會,身體一直是“不能說的秘密”,而在現代社會,身體開始成為一種文化載體和商業(yè)符號。鏡子和磅秤成為女性的親密朋友,美容和減肥成為女性的時尚運動……身體消費的影子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而在大學校園里,絲襪也好,“超短”也罷,都成為身體消費的重要內容,女性爭奇斗艷,男性一飽眼福。 正如社會學家布迪厄所言,“文化制造了身體,它通常都是通過就餐禮儀、排便習慣和看似無足輕重的慣例、規(guī)則和實踐,把身體活動轉化為理所當然、習慣性的活動”。透過“超短”,我們既可以感受到人們服裝消費旨趣與偏好,也可以體會到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社會心態(tài)的變遷以及生活方式的革新。 在此背景下,大學校園禁穿“超短”無疑會引發(fā)關注與質疑。在教條還是靈活的模糊地帶里,在定性還是定量的復雜關系里,此舉不可避免地成為輿論焦點。在權利意識不斷彰顯、個性自由越來越受到尊重的格局下,禁穿“超短”被認為是侵犯了學生的自由和權利,是典型的“多管閑事”。 高高在上、簡單粗暴、強力約束的方式,即使用剛性的社會控制“管住”了學生,也會給學生帶來難以言說的心理傷害,難以贏得學生們的社會認同。從這個角度上說,禁穿“超短”在制定的過程中,有沒有準確地對接學生的輿情民意,有沒有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有序參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項公共政策的科學化水平。 不論是從安全的角度考量,還是從給中專生的行為示范考慮,抑或是從校容的邏輯出發(fā),對學生的著裝進行教育和引導有著良善的初衷。但是,由于事先沒有深入地了解實際情況、沒有充分吸納學生意見,造成禁穿“超短”不僅脫離現實,也缺乏社會基礎,導致在實施上大打折扣,從而進入了“初衷良好,方法僵化,效果差強人意”的怪圈。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07]空穴來風和超短裙(圖)
- [ 07-11]誰規(guī)定“女士上班不能穿超短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