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鄭州電視臺《鄭州新聞》一則新聞稱,當天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開完會后,臨時決定乘地鐵返回市委,在自助售賣機前買票時,被正在采訪的鄭州電視臺記者認出。 剛好與電視臺記者“偶遇”,也不是完全沒有誤打誤撞地可能性。熟悉媒體行業(yè)的讀者知道,地鐵新聞歷來是記者關注的焦點,年終歲末盤點城市公共交通建設,記者們的“長槍短炮”常常對準這里。目前鄭州只開通了一條地鐵,記者的確有“巧遇”市委書記的可能。另外,從以往有關吳天君的新聞中,不難發(fā)現這位市委書記向來喜歡“到處走走”。他曾站在污水里徒手打撈樹葉,也曾騎著單車走街串巷。這也是“偶遇書記”新聞真實性的一個旁證。 從上述種種分析來看,“記者偶遇市委書記”這則新聞,相對而言可信度是比較高的。但是,人們對官員的不信任感極深。就像這一次,鄭州官方的說明,現場記者的極力澄清,都沒做到讓公眾相信。 這種無法取信于民的話語困境,甚至成了一種“公共信任危機”,這才是“記者偶遇市委書記”的新聞點所在。人們一方面非常渴望官員能夠親民愛民,與民同甘共苦;一面又對官員的親民言行極其不信任。究其原因,還是一些官員自身的問題——在過去的一些年月里,一些官員脫離群眾、高高在上,平日里高居府衙不恤民生疾苦,偶爾調研慰問也是前呼后擁、媒體跟拍,一副惺惺然的姿態(tài)。官僚主義的習氣、臨場作秀的積弊,給世人留下了惡劣印象。以至于今天,許多原本真實地親民表達,依然無法得到公眾的客觀審視。 取信于民,重在利民。對老百姓的不理解、質疑甚至謾罵,為官者不僅要充分理解,而且要反躬自責:老百姓不信任,是因為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消弭公眾對官員“喜好作秀”的刻板印象,還是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剝離公權力的神秘感,平和地生活在民眾之間。市委書記也好、縣長區(qū)長也罷,工作時,沉下去不擺架子,不作秀,干實事;下班后,到菜市場買買菜、到超市排隊買單。長此以往,“偶遇書記”就不是什么新聞了,老百姓對官員的信任感也就建立起來了,政府在民眾心目中也就有血有肉了。 |
相關閱讀:
- [ 01-02]開放市委大院是一個可取的姿態(tài)
- [ 01-02]媒體評“地鐵偶遇市委書記”:多坐才不會被質疑
- [ 01-01]鄭州回應市委書記乘地鐵偶遇記者:因怕開會遲到
- [ 12-31]市委書記地鐵上與民互動 這個可以有
- [ 12-30]姜斯憲不再擔任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
- [ 12-28]南京市委書記客串話務員:20分鐘接4個電話
- [ 12-10]浙江:讓市委書記、市長當最臟河流“河長”
- [ 11-20]杜絕紅包現象不能靠承諾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 新聞圖片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