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身邊“小事”討論開始,學會如何表達與評判,從中厘清判斷的標準,拓延公共討論的空間,增長相互寬容的理性,尋找公共治理的力量,這正是議政的精要所在。】 突然走紅的拆遷廢墟上的涂鴉,一夜之間又遭鏟除,上海康定路600弄這一小小“插曲”,出人意料成為當地“兩會”上熱議的話題。這或許說明,長期囿于政治語境中的“兩會”,已越來越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也越來越凸顯出公共話題的討論價值。 急劇的城市化建設,日漸勾起人們的懷舊心緒。諸如在拆遷廢墟上涂鴉這樣的藝術,不僅表達出一代人對老房子的留戀,而且通過凌亂的拆遷瓦礫與流線型畫作的強烈對比,表達藝術家對現代城市建設的一種看法。其之所以走紅,乃是契合了現代化進程中人心的文化訴求。 對于這片“沙漠上的綠洲”,行政力量以公共安全的理由予以拆除,使得藝術的話題進入公共空間,引起公共討論在所難免。不過在我看來,討論中或許混淆了藝術的邏輯與行政的邏輯。從藝術的邏輯分析,涂鴉者有涂鴉的自由,包括其選擇涂鴉地點的權利,只要不違反法律或損害公共利益。而且,拆遷廢墟恰恰構成其藝術表達的特殊場域,如果將這種畫作移到行政部門專門開辟的藝術展示窗口,那么也就不叫涂鴉藝術了。所以那種告誡涂鴉者選擇安全場合進行創(chuàng)作的意見,實屬不諳藝術邏輯的枉費唇舌。 同樣,以涂鴉作品的真摯感人,一味質疑管理者的拆除行為,或許也值得推敲。拆遷廢墟上的涂鴉,說到底帶有一些行為藝術的色彩,涂鴉者不是要創(chuàng)作一幅流芳百世的畫作,而是追求某一時刻某一地方的無法復制性創(chuàng)作,以表達最真實的內心。涂鴉者選擇拆遷的廢墟為載體,原本就從內心接受并預計到了被拆除的必然性。而行政的運行邏輯在于政府職能,首要目標是秩序與安全。當廢墟前觀者云集,公共安全的保障責任促使其必須有所作為。 由此,涂鴉事件真正值得討論的焦點在于,行政在保障創(chuàng)作自由與維護公共秩序安全上,如何實現最佳的平衡,既在藝術面前保持足夠的謙抑,又不能舍棄自己的公共職責。這種平衡點的確定以及良好的治理舉措,則需要借助公共討論的平臺,為行政管理現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動力與智慧。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小事不值得浪費公共討論資源,但我以為這恰是拓展公眾議政空間和能力的契機。何謂政治?孫中山先生的定義是:政治乃眾人之事。拆遷廢墟上的涂鴉,往小了說是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自由,往大了說則是行政如何對待藝術。無論如何,都是現代化大都市里的“眾人之事”。我不同意那種認為公民議政就非得是參與大政方針的制定,相反,從身邊“小事”討論開始,學會如何表達與評判,從中厘清判斷的標準,拓延公共討論的空間,增長相互寬容的理性,尋找公共治理的力量,這正是議政的精要所在。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