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神話”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2016-05-13 09:27:0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每克售價高達千元的“極草”,日前被國家相關部門從保健品中“除名”。記者調查發(fā)現,近年來,火熱的保健品市場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傳等占領市場,成本和研發(fā)費用則只占很小比例。(《新快報》5月11日) 盡管有過太多包治百病的“保健品”騙局,最終被戳穿得體無完膚,也有太多的上當者后悔不迭。不過,這并不影響每隔一段時間,總有“新品”問世。那些被傳得神乎其神,并風靡一時的“保健品神話”,還是會你方唱罷我登場。 那么,“保健神話”的生命力何以能如此之強,讓“保健神話”們總能“吹又生”的春風又源于何處?簡單的歸咎于公眾警惕性的缺乏,對于保健品的營銷術不長記性,頻頻上鉤,恐怕也未必公允。 應該承認,各類“保健神話”上演的伎倆的確并不算高明,甚至根本稱不上合規(guī)。一旦被貼上“防癌抗癌”之類的神奇標簽,其中的謊言與騙局已然彰顯無遺,并不難于識破。而相當數量的天價保健品,則充分利用了患者受疾病長期困擾,病急亂投醫(yī)的心態(tài),成就其忽悠“賣點”。至于天花亂墜的宣傳究竟有沒有科研依據,保健品的功效及科學性是否獲得專業(yè)認定,往往無從驗證和知曉,對保健品用戶而言,缺乏權威渠道的信息發(fā)布和專業(yè)評估,也只能先信其有,買來吃著再說,即便是毫無療效,最終也只能是吃了虧往肚里咽,因為根本缺乏維權的依據和渠道。 并不高明的保健品騙局,無需質量僅靠營銷,便能成功洗腦并忽悠,固然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公眾對于保健常識的欠缺,天價“保健品”能夠攻城略地,把“生意”做得如此之大,自然也拜缺乏常識的公眾所賜。然而,這顯然還不是成就“保健神話”的最關鍵的因素。 按理來說,公眾的保健需求,本該在正規(guī)的衛(wèi)生保健服務機構獲得滿足,假如正規(guī)衛(wèi)生保健機構能夠滿足患者的就醫(yī)需求,并完成保健常識的普及,提供權威信息與指導的話,本不該有各類江湖“保健神話”們大顯身手的空間。那么,公眾的保健需求為何會被吹噓得神乎其神“保健神話”越俎代庖,恐怕才更值得反思。 事實上,相比“保健神話”之神,正規(guī)衛(wèi)生保健服務缺位,公眾的保健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其實才是讓“保健”騙局吹又生的真正“春風”。而這個缺口,還不僅僅是保健資源缺乏,由于保健本身并不能直接產生效益,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機構對于預防保健工作有意無意的忽視,醫(yī)療體制本身所固有的“重治療,輕保健”現狀,何嘗不是在為各種“保健神話”在推波助瀾呢? 一言以蔽之,各類“保健神話”其實絕非平白無故從天而降。相比戳穿“天價保健品”騙局個案,“保健品神話”究竟是如何煉成的?為何總能改頭換面的風靡一時?保健品的專業(yè)認證與監(jiān)管是否缺位?正規(guī)的保健服務究竟能從哪里獲得?或許才更亟待追問。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