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快的春光還沒停留多久,北京就經歷了倒春寒的洗禮。暖氣停了,陰冷穿透全身。手腳冰涼地坐在屋子里,我不由得擔心起那些開好的桃花。寒氣逼人,她們還好么?好在太陽又露臉了,懸著的心總算能暫時安穩(wěn)下來。 春天適合抒情。春光瀲滟,配以溫和悶騷的詞匯,才恰到好處。時下仿佛流行宏大的詞匯,“三生三世”、“四海八荒”什么的,聽著感情特別強烈,其實空洞得很,跟粗制濫造的電影電視劇一樣,內涵不夠,就只好用虛張聲勢的詞語來湊,想來也是煞風景。 闖進這個季節(jié)的新聞,一點也不配合抒情的節(jié)奏,倒跟倒春寒似的冷。前兩天,南方周末的記者披露了發(fā)生在去年的一樁血案:山東女企業(yè)家蘇銀霞年輕的兒子于歡,殺死了催債人杜志浩。 血案背后,是慘無人道的暴力催債。蘇銀霞欠了高利貸,135萬元的借款,支付了184萬元本息,搭上一套70萬的房產后,仍未還清。暴力催債開始了,而且不斷升級。在于歡舉起水果刀之前的一個多小時,杜志浩等人當著他的面,凌辱了蘇銀霞一個多小時。觸發(fā)血案的導火索惡劣無比,近乎不可言說,以至于記者不得不以“脫下褲子,用極端的手段侮辱”這樣的描述帶過。個中情形,給我這樣心腸軟的人的沖擊,早就到了“四海八荒”的級別。 在這個堪比黑幫片的故事里,兩個細節(jié)特別值得玩味。一個是,極端侮辱發(fā)生后,警察一度趕到,但短短4分鐘之后,就離開了現場,據說民警當時丟下的話是,“要賬可以,但是不能動手打人”。警方的不作為,幾乎點燃了血案的引信。對暴力催債這等事處理得這么輕描淡寫,難不成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另一個和本案無關,杜志浩曾撞死一個少女后逃逸。這事兒最后私了了,受害者家屬通過中間人收到了賠償金,但始終沒見過杜本人,交警的說法是,“抓不到人”。 這其間的曖昧,讓人不寒而栗,涉黑團伙在地方之猖獗,也可見一斑。 蘇氏母子的遭遇里,可以窺見地方生態(tài)的眾多切片:中小企業(yè)生存艱難,加之貸款難,迫不得已陷入高利貸的泥淖。民間借貸在這種氛圍中興起,繞開法律和規(guī)章,在近乎叢林的小環(huán)境里,演變成“黑道風云”。 堵門,打人,恐嚇,凌辱,光天化日之下耍流氓,法治幾乎被抽空。一個病態(tài)、失序的地方若隱若現。如果不是“傍”著點什么,涉黑團伙何以這般有恃無恐? 不少天過去了,西安地鐵里的劣質電纜還是讓人心有余悸。名不見經傳的奧凱公司,一下子“火”得人盡皆知。關于這個謎一樣的公司,越來越多的故事被揭露,但外人終究是霧里看花,難以復盤它的發(fā)家之路。 但有一點倒是可以確定,奧凱不是獨自“戰(zhàn)斗”。入侵市場的權力之手,倒是早已露出了輪廓。要是沒有非市場的力量加持,一個絲毫看不出優(yōu)勢的小公司,能在普遍不景氣的電纜行業(yè)中,一路披荊斬棘?我連神話ip劇都不追,還能相信這樣的“神跡”? 不是所有的惡行都像黑社會一般刀光劍影,但關系到日常安全的時候,誰都深受其害。譬如說承載了幾十萬市民的地鐵,譬如說街邊的面包店,出了問題,無數人都會心頭一緊。 最近,上海武康路上火得要命的法國面包店Farine被查封了。面包店使用過期發(fā)霉面粉,被“深喉”曝光,涉事人已經被刑拘。我拿google翻譯查了查,“farine”在法文里,恰好是“面粉”的意思呢。所謂“砸招牌”,原來是這么解釋的。哎,你的良心就不會痛么? 說起來,這不過是一樁地方性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一個身處北京的人,連這家店的門長啥樣都不知道,可仍舊深感痛心。畢竟,對于漂在城市里的年輕人而言,面包店、咖啡館不僅提供食物,也帶給人精神上的溫暖。如果牛角包里是發(fā)霉的面粉,和食物有關的情懷,可不就一下子崩塌了。 據說“深喉”還遭到過威脅,對方稱“在上海對付你不過是小菜一碟”。現在看來,威脅失敗了?!靶〔艘坏钡目謬?,估計并不是老板“背后有人”,但我總覺得,面包店敢拿出這份架勢,也是依仗了些什么。也未必有什么“陰謀”,或許,只是自己的“網紅”身份、往日積攢下的口碑,抑或是監(jiān)管的盲點。 大大小小的“惡”,多少都“傍著”點什么。傍著缺乏監(jiān)管的行業(yè)和市場,傍著善惡莫辨的地方勢力,傍著含混的政治生態(tài),或者傍著某些腐敗的官員。把惡行身后的東西“揪”出來,社會才有可能真正恢復健康。 好在這個社會還算開放,都移動互聯了,惡的尾巴很容易暴露,也容易被注視。你看,縱使是網紅店,一下子也能被打回原形??雌饋恚靼驳罔F電纜事件依舊余波不斷,它身后的那片陰影,早晚會被陽光照到。 昨天一整天,我朋友圈里的法學界、媒體界朋友都炸開鍋了,都是因為山東的“辱母案”。雖說杜志浩的后臺老板吳學占已經被抓,涉黑團伙看樣子是被端掉了,可于歡還是被判了無期。在受害人過錯明顯的前提下,如此重判,讓人感覺正義跑偏了。我想說的是,矯正畸形的地方生態(tài),是整個社會體系的事,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該失準。失了公道,還談什么清明?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