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中國第一代進城務工的農民為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走出了農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沒有能力融入所務工的城市,也無法從不斷擴大的社會保障網絡中受益?,F在,他們面臨著在人生暮年仍要繼續(xù)工作的前景。 這個問題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經暴露,其中建筑業(yè)是這代農民工最主要的職業(yè),也是最艱苦、最危險、最缺乏保障的職業(yè)。相當一部分農民工在建筑業(yè)結束了他們的“農民工”生涯后,又回去當種地的農民了。盡管從收入來看,當農民工比當農民有所增加,但是,不斷攀升的物價,也讓他們的收入并沒有形成有效的購買力。相反,沒有社會保障留下的“后遺癥”,則是這些收入根本無法彌補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只能頂著已經花白的頭發(fā)和已經難以站直的腰板,繼續(xù)依靠種地維持生活。這就是第一代農民工的基本現狀。 在第一代農民工當中,也有一些通過轉型,如從事買賣、經營等留在了城市,甚至有少數人因為當上了包工頭而變得富有,但是,能夠實現這種“轉型”的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農民工在達到一定年齡以后,都回到了原籍去種地。 不知從何時起,出現了民二代、民三代不愿再從事建筑業(yè)等繁重勞動的,且對收入要求明顯高于父輩的現象。這些年輕人在文化、技能、見識等方面不同于他們的父輩,他們已經有能力可以對過于繁重的勞動與不高的收入說“不”。 對勞動條件和收入標準說“不”,不是民二代、民三代沒有他們父輩們的吃苦精神,而是他們更加注重自身權利的維護,更加注重他們也是平等的勞動者。要想讓他們繼續(xù)從事他們父輩曾經從事過的工作,就必須改善勞動條件和提高收入標準。否則,很多工種可能就真的找不到人了。 城市的房價漲了那么多,開發(fā)商等從以建筑業(yè)為基礎的房地產開發(fā)中獲得了那么多的收益,對從事建筑業(yè)等的農民工提高收入標準并改善勞動條件,尤其是為他們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應當是政府與企業(yè)的自覺行動。相關法律已經對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身價”進行了重新界定,“同命同價”等也已經形成共識。 民二代、民三代當然也有權利向他們追求和向往的生活、勞動、收入等轉型,也有權利伸張自己的權利。在這樣的情況下,解決問題的鑰匙也自然而然地應當在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企業(yè)手中去找。而第一代農民工回到農村后的生活沒保障、沒著落,也從一個側面加深了民二代、民三代對自身權益維護的理解和選擇。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解決第一代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不讓民二代、民三代從他們父輩的晚年生活中看到希望,他們的選擇,可能會更加“挑剔”、更加讓城市人難以接受。 挑戰(zhàn)無處不在,民二代、民三代的挑戰(zhàn),是對執(zhí)政者思維和認識的再考驗。雖然從2009年起,各級政府也推出了一個農村養(yǎng)老金計劃,向6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發(fā)放養(yǎng)老金。同時,還推出了農村醫(yī)療保險辦法。但是,從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等的水平和標準來看,顯然是無法滿足廣大農民的基本生活和醫(yī)療需要的,更多的只是一種道義和方向。要讓民二代、民三代有足夠的信心,則需要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民、尤其是民一代的社會保障水平。 面對第一代農民工遇到的問題,以及民二代、民三代不愿再無私奉獻和無條件接受城市人安排的生活,只有認真地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指責。指責,只會讓民二代、民三代提出更高的要求。到時候,勞動力成本會上升更快。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