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長陳寶生19日在參加中央國家機關代表團會議討論時說,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陳寶生介紹,習近平總書記曾三次主持重大會議研究高考改革方案,目前正在進行的高考制度改革,是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規(guī)模最大、涉及面最廣、難度最艱巨的一次改革。 浙江和上海已經啟動新高考改革,今年又有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啟動高考改革,在此語境下,我國將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的消息,自然引起了輿論高度關注。這一次輿論的關注點聚焦在“全面”上,準確理解“全面”的涵義,是推進高考制度改革、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的關鍵所在。 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首先是指我國全國各地“全面”推進新高考制度改革。根據我國實施新高考制度改革的安排,2014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目前,已有6個省啟動高考改革,2018年將有18個省啟動高考改革,2019年將有7個省啟動高考改革,由此到2020年,全國所有省區(qū)都按照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落實新的高考改革措施。 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其次是要“全面”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包括高考科目(內容)改革和錄取制度改革,以扭轉基礎教育的唯分數論,破除一考定終身的弊端?;謴透呖贾贫?0年來,我國一直在進行高考改革,主要集中在考試科目改革——從7門、6門調整為3+X,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但錄取制度方面的改革動作不大,高校的錄取方式長期仍維持在總分錄取模式。 新高考改革不但包括科目改革,還包括錄取制度改革,科目改革主要是文理不分科,實行3+3科目組合;錄取制度改革,包括取消高考錄取批次(融合一本、二本、三本、高職高專批次),試點自主招生和綜合素質評價錄取,推行考后專業(yè)平行志愿、院校專業(yè)組志愿,實行分類高考(學術型高考和技能型高考)等。這些改革舉措,旨在建立多元評價體系,促進基礎教育給學生選擇(學科、課程、考試)的空間,重視學生個性、興趣發(fā)展,大學科學選才。 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還要“全面”推進高考公平,注重評價、選才的效率與高考公平的平衡,以高考改革促進高考公平。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減少和規(guī)范考試加分,大幅減少、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提高中西部地區(qū)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在2017年實現錄取率最低省份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從2013年的6個百分點縮小至4個百分點以內;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2017年貧困地區(qū)農村學生進入重點高校人數明顯增加,形成保障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的長效機制。推進這些擴大高考公平的措施,是過去五年來的高考改革“亮點”。 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還要“全面”推進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辦學改革。落實新高考3+3科目選擇,促進學生個性、興趣發(fā)展,需要中學改革教育教學模式,推行“選課走班”教學,實現每個學生一張獨立的課表;同時需要大學改革招生和培養(yǎng),由于新高考文理不分科,大學將從原來的按文理分科錄取,改革為每一專業(yè)提出選科要求錄取,這需要大學調整專業(yè),明確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比如推進按專業(yè)大類招生培養(yǎng)。從這一角度說,高考改革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最終會帶動整體教育改革。 能否真正做到“全面”,是評價高考改革推進成效的重要方面。全國各地“全面”啟動新高考改革,按改革時間節(jié)點構建新高考制度,這一點應該沒有任何問題。而“全面”推進錄取制度改革、“全面”推進高考公平以及“全面”推動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針對考試招生改革進行改革,還需要破解諸多現實的難題。 總體看來,已經在上海和浙江推進的高考改革,雖有自主招生和綜合素質評價錄取改革試點,但在錄取制度改革方面還需進一步突破。由于基本錄取制度還是按3+3總分進行錄取,因此,3+3科目選擇,在大學招生、中學辦學和學生選擇時,存在被功利應對的問題。有的大學為提高錄取分數,不管什么專業(yè)都提出科目不限的要求,有的高中限定學生選擇有限幾種組合,有的考生按“田忌賽馬”原則選擇學科,甚至出現“棄考物理”的問題。新高考制度應當大力扭轉基礎教育的唯分數論,避免出現新的應試傾向。 |
相關閱讀:
- [ 09-12]新高考“棄物理”趨勢亟待扭轉
- [ 09-12]高考物理遇冷,先別忙著下結論
- [ 07-19]646分上“三本” 不能讓高考錄取改革背鍋
- [ 07-14]高考走了 “考宴”來了
- [ 07-05]不要把“新中考”變成小高考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