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下卡精品_国产一区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共搭數字經濟的發(fā)展快車

2017-12-04 20:53:56?何鼎鼎?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當中國邀請全世界共謀互聯網更加開放共享的未來,更彰顯著以數字經濟造福世界的決心:建設網絡命運共同體沒有旁觀者,攜手同行才能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

白墻黛瓦,拱橋小巷,古韻悠悠。以“發(fā)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zhèn)拉開帷幕。千年京杭大運河在小鎮(zhèn)邊平靜流淌,網絡的數據流、信息流卻是奔騰激蕩,古老與現代、歷史與未來,在這里交匯成數字中國的一個縮影。

“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進入關鍵時期,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薄爸袊Mㄟ^自己的努力,推動世界各國共同搭乘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fā)展的快車?!痹谥碌谒膶檬澜缁ヂ摼W大會的賀信中,習近平主席深刻洞察互聯網發(fā)展趨勢,著眼攜手共建網絡命運共同體,表達了中國以開放姿態(tài)推動數字經濟發(fā)展的堅定決心,贏得與會嘉賓高度認同,引發(fā)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時間是有力的書寫者。數字經濟,已給中國帶來前所未有的“生活大爆炸”。幾年前,不少人對數字經濟的理解還停留于“集市上的買賣搬到網上做”;如今,“互聯網 ”已成高頻詞匯,數字經濟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可能。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guī)模約22.4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30.1%;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6萬億元,網絡零售年均增長30%。從網購到共享單車,從制造業(yè)數字化轉型到教育、醫(yī)療、交通等領域的“數字蝶變”,世界正通過互聯網認識一個全新的中國。

烏鎮(zhèn)會場內外,認識并挖掘數據的經濟價值,成為不少與會嘉賓的共識。農業(yè)經濟時代,絲綢之路上的駝隊往來歐亞要花上數年,路漫漫其修遠兮;數字經濟時代,一條正在籌劃中的“數字絲綢之路”,能讓要素在“彈指一揮間”完成流動。從G20杭州峰會制定《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fā)展與合作倡議》到本次大會形成《“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倡議》,中國不斷向世界發(fā)出深化互聯網與數字經濟交流合作的新邀約。黨的十九大報中出現“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關鍵詞,并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展望未來,中國數字經濟發(fā)展將進入快車道,也必將在全球范圍創(chuàng)造更多發(fā)展機遇。

一項研究顯示,在信息基礎設施完善的情況下,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全新的數字商業(yè)模式可以從發(fā)達地區(qū)迅速擴散到欠發(fā)達地區(qū)?,F實中,很多中國鄉(xiāng)村一步跨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商下鄉(xiāng)成為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地無三里平”的貴州成長為世界級大數據中心。數字經濟,修正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經濟地理區(qū)位概念。但數字紅利的另一面也可能是數字鴻溝,我們不能忘記,目前全球仍有超過一半的人口無法使用互聯網。忽視被遺忘的角落,缺乏普惠的數字服務,“數字剪刀差”便可能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

因此,在世界互聯網的語境下,“開放共享”理念更具時代意義。環(huán)顧寰宇,既要促進互聯互通,讓更多國家與地區(qū)能夠平等參與數字經濟,共享數字紅利;也要消除沉默的數據、打破信息的孤島,讓互聯網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讓數據資源的價值充分涌流。進而言之,由于需要高度協(xié)同,數字經濟堪稱優(yōu)化全球互聯網治理的突破口。能否探索跨境電商領域的信息共享和互信互認機制?怎樣推動數字經濟時代的國際標準化合作?如何在敞開發(fā)展大門的同時守好治理的關口?真正做到發(fā)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人類社會才能暢享數字紅利。

“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0年前,中國發(fā)出一封“越過長城,走向世界”的電子郵件,昭示了走向開放、擁抱寰宇的初心。今天,當中國邀請全世界共謀互聯網更加開放共享的未來,更彰顯著以數字經濟造福世界的決心:建設網絡命運共同體沒有旁觀者,攜手同行才能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