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茶葉“講故事”沒錯,但造假違法
2018-04-13 17:37:1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市場并不拒絕“講故事”。會講“講故事”就是生產力,尤其能夠挖掘出茶葉背后的歷史文化故事,把品茶當作品文化,事實上就是最深入人心的宣傳。如果只是把茶葉當作茶葉,放棄了其所承載的文化的開發(fā)與宣傳,不僅是一種誤區(qū),更是對文化亮點的自動放棄。 但“講故事”并不等于忽悠與炒作,更不等同于造假。事實上,“講故事”更多的是宣傳,是基于真實的基礎上,把武夷巖茶所承載的人文傳說宣傳開來,讓更多的人知曉,從而獲得更好的收益。制造噱頭和跟風炒作,則與其截然不同,其本身是假的,把“沒有”說成“有”,產品以次充好,以假冒真,這已經不是“講故事”的問題,而是涉嫌違法的問題,作為商家已經觸犯了法律。 造假者靠炒作概念,不僅搞亂了市場,更是破壞了茶葉文化傳承。如果說,市場自身會實現優(yōu)勝劣汰,最終會淘汰那些假冒者,但在這個過程中,武夷巖茶和消費者則是受害者,而武夷巖茶文化受到的沖擊可能會更大。 要保護武夷巖茶和消費者的利益,需要做好兩方面文章。一方面,要增強原產地保護意識,發(fā)放武夷巖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標識,完善武夷巖茶產地溯源機制,讓茶葉的產地、流向可追蹤,不給假貨留下空間。 另一方面,要大力講好武夷巖茶故事,深入開發(fā)其背后所承載文化歷史故事,讓每一片茶葉都有一個故事,讓人們在茶香氤氳之間,品味歷史的厚重,品味人們的智慧與勤苦。只有把武夷巖茶的故事宣傳更為廣泛,其價值才能更好的體現。 還是那句話,講好武夷巖茶故事沒有錯,但千萬別動了歪心思,把講故事等同于造假,那樣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