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看山聽泉的人,才能破譯奧秘
來源:東南網(wǎng) 2012-07-24 編輯:黃水來
清源山上的弘一法師,其實也是一脈澆灌人心的清泉。 在此落腳的還有一位異鄉(xiāng)人,他來自河南。想必他也是十分喜歡水的,要不,他就不會這樣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崩献?,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民間傳說,他在函谷關寫下《道德經》之后,就騎上青牛駕云遠去,從此不知所終。原來,他來到清源山。今天的人們可以從天湖邊的那片山坡上看到一片狀似青牛的巖石,我想,那一定老君把它放在那里吃草飲泉的,他自己呢,就坐在山麓的那片緩坡之上。那是一座老君造像,泉州人稱之為老君巖,確實,它原來只是一塊巖石,一塊長得與老子相像的巖石,似乎是生來就為了讓老子賦形于此的,“好事者略施雕琢”,就成現(xiàn)在這般模樣。一座流淌著清泉的山,就這樣與一位視水為“上善”的古賢結了緣。這位古賢面相滄桑,卻如赤子般向世人坦露心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大像無形,大音稀聲?!薄爸绿摌O,守靜篤。”“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他在兩千多年前說的話,還是那樣啟人心智。他所表達的崇尚自然與社會和諧的理念,也以其恒久的思想魅力,警示我們莫被沖動的利欲遮蔽遠眺的目光,進而以謙恭與感恩之情,去順應自然的脈動與人心的期盼,營造一個詩意棲居的世界。 清源山上的老子,其實也是一脈澆灌人心的清泉。 幾乎所有的清泉都源于山中,而人類的力量、智慧、情感與才思,往往離不開清清水流的催生、潤澤與激發(fā)。在離天最近的地方,藏民們用轉山的方式,表達對山的無比敬畏與膜拜。崇敬山,謳歌山,也是世界許多民族共同的文化主題。如今的泉州,盡管高樓大廈遍布,清源山卻因為受到精心呵護,依然綠意蔥籠,泉水歡歌。來這里登山的有年輕人,也有許多當?shù)氐睦先?。這些老人或許曾在生意場上打拼過,或許曾在海波之中穿梭過,或許曾在異國他鄉(xiāng)闖蕩過,事業(yè)輝煌也罷,一生平淡也罷,今天他們都投入山的懷抱,依戀在清泉的身邊。清源山的泉水是清澈的,穿行于山中的文化思想脈流也是清澈的。他們在山的懷抱里舒筋活絡,吐故納新,曾經蒙塵的眼睛,也許就因此明亮了,曾經迷失的本真,也許就重新歸來了。向著水的最初源頭走去,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就一定能找到沒被玷污的清澈,找回心靈的寧靜與和諧,于是你的心不再傾斜,不再浮躁,生命便因此靈動多姿、妥帖踏實了。 巍然聳立的清源山,是泉州的一座母山。它目睹了腳下的大地所發(fā)生的一切,又以從容堅定的姿態(tài),昭示它那不可湮滅的精神氣質。居住在城里的泉州人,只要你舉目遠眺,幾乎都能看到那片沒被遮蔽的山色,感受到那里的山泉對一座城市的深情澆灌。因著這種澆灌,這座富有與繁華的城市多了幾分靈動,也多了幾分詩意。未來的泉州該如何行走,答案其實也藏在這座山的深處。當然,只有真正懂得看山聽泉的人,才能破譯其中的奧秘。 |
- ·臺風韋森特已在臺山市赤溪鎮(zhèn)登陸
- ·廈門市民年內將坐上純電動公交車
- ·上半年閩國民經濟主要統(tǒng)計指標公布
- ·中央軍委批準組建正師級三沙警備區(qū)
- ·閩本一批錄取結束:共錄取308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