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點,趁著婆婆還在熟睡,丁三女輕手輕腳下床,趕緊到廚房煮好早飯,才上樓把婆婆叫醒,為她穿衣洗漱,扶她下樓,喂她吃完早飯、擦凈臉,自己則匆忙扒拉幾口稀飯。稍加收拾后,她牽著婆婆穿過馬路來到自己的服裝店,把婆婆安頓在店門口坐好,再打開店門做生意。
3月23日,筆者見到丁三女時,她正在店里的縫紉機(jī)上忙著,不時與坐在店門口的婆婆說上幾句。丁三女說,婆婆神志不清,連三女也認(rèn)不出,只聽得懂她的聲音,所以,她邊做事邊與婆婆說話,就是讓婆婆知道自己一直在她身邊。
丁三女出生在光澤縣司前鄉(xiāng)墩子上村, 1988年,經(jīng)人介紹嫁給了寨里鎮(zhèn)山坊村的何澤金。丁三女的丈夫身體不好,高血壓、關(guān)節(jié)炎都比較嚴(yán)重,體力活基本沒法干,婆婆身體也不好,隔三岔五地生病,生活的重?fù)?dān)全部落在丁三女的身上。她要上山砍柴,下地種田,回家還得操持家務(wù)。兩個兒子先后降生,幾畝薄田根本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想起自己在娘家時學(xué)過裁縫手藝,丁三女跟丈夫商量后,1993年,一家人到本鎮(zhèn)儒州村開了個服裝店,幫人做衣服,也從邵武調(diào)些服裝來賣。
2008年,婆婆老年癡呆嚴(yán)重,開始神志不清,大小便經(jīng)常拉在身上。為方便婆婆就醫(yī),也為了更好地照顧婆婆,丁三女咬咬牙東拼西湊,花了近10萬元在儒州村買了套二手房。她對筆者說,婆婆神志不清,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顧,因此娘家雖離儒州才十幾公里,可7年來她沒回過一次娘家。白天在店上做生意時,她就把婆婆帶到店里。晚上到店里加班,也把老人帶在身邊,到8點多先送婆婆回家,安頓好后,再回到店里做事。要是冬天得先陪婆婆睡覺,等她睡了,自己再去店里趕工。擔(dān)心老人住一樓太潮,對身體不好,就把婆婆安置到二樓房間睡;買來的沙發(fā)床太軟,老人不習(xí)慣,就找來老式的架子床;床板太硬,她便在床上鋪了一層厚厚的稻草,自己則挨著老人外邊睡,既可防老人滾下床,又可隨時為她蓋被子,扶她上衛(wèi)生間。
為了照顧婆婆,沒法回娘家,但為了生意卻不能不去進(jìn)貨。丁三女說,她每個月必須到邵武去兩趟,而每次去進(jìn)貨,都跟打仗似的,怕誤了早上7點的車。5點多就得起床煮飯,先把婆婆叫醒,喂她吃飯,幫她墊好尿不濕,再交代鄰居照看婆婆。一到邵武,就連奔帶跑地調(diào)貨,貨調(diào)齊了,就往車站趕。7年多時間,沒在邵武吃過一次快餐,都是買幾個饅頭或包子邊走邊吃,生怕耽擱時間誤了車。
大伯夫妻倆看三女照顧老人很辛苦,就想著把老人接到家里,也盡份孝心,可每次都是上午才接走,下午就送回來了。因為老人鬧著要找三女,喂飯也不肯吃,沒辦法,只能送回來。
鄰居對三女無微不至地照顧婆婆都挺佩服。他們說,老人有時一天會拉幾次屎尿在身上,但走近老人身邊,卻聞不到一點異味,每天衣服都穿得干凈、整潔。
村主任張香珠說,三女對婆婆的這份孝心,十分難得。常人要照顧一個大小便失禁的老人,三五天可能行,要長年累月堅持下來,肯定做不到。而三女既要照料婆婆和身體有病的丈夫,還要培養(yǎng)兩孩子成人,真是太不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