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下卡精品_国产一区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新聞> 媒體關注 > 正文
百年前“姑娘”來泉州創(chuàng)建女校 帶來“外面的精彩”
jianaisc.com?2016-05-26 17:13:35? 林永清 李昌乾?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女子學校的學生們

東南網5月26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林永清 李昌乾文/圖)早先,傳教士來泉州除了傳教之外,他們還創(chuàng)辦醫(yī)院和學校。開始只有男子教會學校,后來有了女子學校,實行男女分校。

來自江西的志愿者熊曉莉為我們翻譯了《THE CITY OF SPRINGS》第十五章的內容,譯文中提及“姑娘到來之后,立即召集人馬,創(chuàng)建小型的女子教會學校。設施不完備,生源少,盡管有反對的聲音,學校還是起步了”,“我們的女子學校包含每個年齡層次的女性,上至60歲,下至16歲”。

原來,百年前,“姑娘”的到來為泉州帶來了“外面的精彩”。

女子學校的學生們

□《THE CITY OF SPRINGS》第十五章譯文(節(jié)選)

男子教會學校早已經成立。姑娘到來之后,立即召集人馬,創(chuàng)建小型的女子教會學校。設施不完備,生源少,盡管有反對的聲音,學校還是起步了。慢慢地,學校一點點建立起來,需要更大的場地。直到今天,我們有了大的寄宿學校,85個學生,老師由附近城鎮(zhèn)或村落的曾在寄宿學校學習過的學生來擔任。

我們的學生不僅有女童,當中還有很多女性早就不是妙齡少女了,但她們非常愿意來上學。通常一個學期為4~5個月。我們的女子學校包含每個年齡層次的女性,上至60歲,下至16歲。在教室里,戴著眼鏡的年長婦人和那些朝氣蓬勃的年輕女性坐在一起,認真研讀課本,有些還是剛剛結婚的年輕女孩。學校為25個學生提供住宿。你很難在其他地方找到這樣一批勤奮又有趣的學生。對這幫學生而言,剛開始學a, b, ch, chh這些羅馬字都是一件吃力的事情,但是慢慢的,每一個人變成了初級的閱讀者。一段時間之后,《新約》《創(chuàng)世紀》也都成了她們的案頭書。

  □翻譯志愿者

熊曉莉,來自江西。熊曉莉的大學同學是泉州人,一次到福州出差時,也順道來泉州玩,那次經歷讓她覺得泉州很新奇,從此喜歡上泉州的歷史文化。

【解讀】

教會創(chuàng)辦醫(yī)院和學校 助力當地醫(yī)療和文化教育發(fā)展

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中國宗教學會理會范正義教授介紹,當時泉州信徒都將女傳教士稱為“姑娘”,文中所指的教堂,沒有明確說明,但歷史上,英國長老會在1878年立南街禮拜堂,1888年開設南門聚寶街教堂,1895年建西街禮拜堂,以上三座教堂今天仍都存在。

至于當時的辦學,也有明確記載,“1891年,禮和蓮、林屢智兩女士設女學、婦學于泉州;1904年英長老會設培元中學于泉州平水廟,后移花棚下,1921年又移泉州驛內埕,原有女學添設培英女中,后移平水廟;19世紀末葉,英長老會駐泉禮和蓮女士,憫盲人失明之苦,乃于住宅對面創(chuàng)盲人醫(yī)院,收集失明男女,教其讀書”。

永春縣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林聯勇介紹,待教會站穩(wěn)后,為擴大影響和方便傳播,致力于創(chuàng)辦醫(yī)院和學校,這對近代永春醫(yī)療衛(wèi)生和文化教育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分享】

“百年前,奶奶差點就去英國了”

看到本報“古城記憶·百年前的泉州”系列報道后,泉州讀者許韓佳和我們分享了一個故事。

我奶奶叫倪紅奏,出生于1906年,奶奶是大戶人家的女兒,2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之后她隨母親改嫁到永春。永春那戶也是有錢人,繼父把她當親生女兒一般疼愛,還不讓她裹腳。

那時候,在永春五里街有一間教會辦的女子學校,那所學校比培英女學前身稍晚一些,繼父就把她送到那里去讀書了。但奶奶并沒有信教,她曾跟我們說過,因為當時他們吃住上學都在學校,她過去那里其實就是為了有得吃、有得住、有得學。教會的學生都是女孩子,她還有一個挺出名的同學叫蘇德安,年齡比奶奶大,她是永惠婦孺產科醫(yī)院(現人民醫(yī)院的前身)的創(chuàng)始人。

奶奶說,給她們上課的是一名外國女傳教士,奶奶們管她叫姑娘,那位女傳教士金黃色頭發(fā),藍色的眼睛。起初,奶奶覺她長得挺奇怪的,便有些怕她,后來接觸久了,奶奶喜歡上了那個女傳教士,而那個女傳教士也非常喜歡我奶奶。有一年暑假,那個女傳教士要帶她到英國玩,但是她害怕不敢去,而且她繼父也不放心她去英國。

可能那個女傳教士也會閩南語,也會用閩南語給我奶奶她們上課,因為我奶奶既不會聽也不會說普通話,但她卻識字,對于書本里面的字,她都會用閩南語讀出來。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