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是鼓浪嶼的魂,它們身前身后的故事是鼓浪嶼的神韻。 1傳統(tǒng)閩南大厝 “厝”是閩南特有的一種精美而獨特的傳統(tǒng)建筑形式。閩南人口中的“厝”指的是大家宅第,基本的格局是“前埕(庭院)后厝”,外觀紅白相映,明艷醒目。 在洋派建筑比比皆是、充滿異域風情的鼓浪嶼,傳統(tǒng)的閩南大厝在小島上一眾哥特式教堂、巴洛克式別墅、洛可可式領(lǐng)事館的“包圍”之下,更顯古典別致。 在鼓浪嶼腹地的巖仔腳傳統(tǒng)聚落(今海壇路58號),就坐落著這么一座留存至今原貌仍保存完好的珍貴舊式閩南大厝——同安石潯黃氏家族黃勗齋及其族人的宅院:“大夫第”。 大夫第平面圖 大夫第的主體由一座二落五開間大厝和兩排護厝組成,在大厝前有相當寬敞的庭院,大厝屋頂采用流暢俊逸的燕尾脊,護厝則采用了常見的馬鞍脊,頂部的浮雕為極具地方風格的懸魚飾、飛蝶迎香和獅面吉祥圖案,極具閩南韻味。 墻面采用白石壁腳輔以紅磚紅瓦,突出“紅磚白石”的色彩對比效果,秾艷醒目、古樸喜慶。 除此之外,大夫第主厝的天井地面所鋪設(shè)的水紋磚也獨具匠心,看去似有暗波涌動,據(jù)傳是黃勗齋“八字”缺水,便以此作為彌補。大夫第選址極好,背山面海,歷史上在其門前便可遠眺鷺江景色,堪稱世外桃源、人間勝景。 2跨越兩百余載的大宅傳奇 黃勗齋共有三個兒子,其中入仕為官的長子黃崑石,曾官至戶部監(jiān)印、即選知府、鹽運使、中憲大夫,故黃氏在二落大厝懸掛“大夫第”匾額,顯赫一時,這座老宅也因此成為鼓浪嶼人口中的“大夫第”。 后由于黃氏一族人丁興旺,為了族人居住的需要,又在其東南方向興建了四落大厝。 大夫第建于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1),是鼓浪嶼現(xiàn)存最早的傳統(tǒng)民居,自18世紀末至今,已經(jīng)來到第四個世紀、度過了兩百余載時光,見證了在鼓浪嶼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石潯黃氏家族的繁衍和發(fā)展。 滄海桑田,歲月變幻,但如今尋訪斯地,仍覺院落規(guī)模宏大,自有一番氣派景象,依稀能感覺到昔日中憲大夫的威儀。 3“前世今生” 鴉片戰(zhàn)爭中,登陸鼓浪嶼的英軍一眼就相中了背山面海、視野開闊的黃氏大夫第和四落大厝,欲將其占據(jù)為指揮營地。 彼時居住于此的黃氏第三代子孫不愿屈從,奮起抗擊,終因不敵英軍的武力強攻而不得不暫時舉家退往同安老家。 不久之后英軍退去,便陸續(xù)有黃氏族人回到鼓浪嶼居住。 這座閩南傳統(tǒng)大厝,先后傳遞了黃氏的八代子孫,曾一度成為群居之所,不復當年盛景,甚至淪為危樓、瀕臨倒塌。 所幸本世紀初,在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委員會推出的“老別墅認養(yǎng)”項目中,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大夫第也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再一次的維護和利用,經(jīng)過兩年的修整與復原,終于恢復了往日的面貌。 自19世紀末以來,各種洋派建筑在鼓浪嶼逐漸占據(jù)主流地位,閩南古厝損多建少,已成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qū)多元建筑文化之林中的關(guān)鍵少數(shù)。 現(xiàn)如今,像大夫第這樣留存下來的完好的舊式閩南大厝實屬難能可貴,堪稱閩南的傳統(tǒng)印記、鼓浪嶼地方文化的“活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