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可以說是海峽兩岸歌仔戲交融的黃金時期,這寶貴的20年里,歌仔戲回到了故土,閩南人把它視為本土代表性的地方劇種,在流傳過程中,民間藝術家們又在它的基礎上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而臺灣的民間藝術家們,在將歌仔戲帶入廈門之后,在廣泛傳播的過程中,又吸收了閩南藝術家豐富的表演內容和表現(xiàn)手段,然后又將它帶到臺灣。兩地的歌仔戲就是這樣不斷地融合,不斷地發(fā)展,從而使歌仔戲迅速地適應兩地觀眾的欣賞要求和欣賞情趣。
在閩臺兩省關系史上,最能代表鄉(xiāng)音鄉(xiāng)曲的莫過于薌劇和歌仔戲了。臺灣歌仔戲的源頭在閩南薌江流域,而薌劇的血脈又連結著臺灣宜蘭的土壤。它的孕育的過程,深深地包容了民族遷徙的足跡與思鄉(xiāng)念祖的情絲,以及臺灣長期淪為荷蘭、日本殖民地的血淚。因此,不論是臺灣的歌仔戲,還是閩南的薌劇,它們所共有的音樂唱腔的主旋律如[大哭調]、[宜蘭哭]、[瓊花哭]、[賣藥哭]、[滾仔哭]、[九字哭]、[運河哭],以及那大量的低沉深切的雜念調與民歌小調,它使歌仔戲的整個格調體現(xiàn)出民族危機的情感,使歌仔戲的整個肌體都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因此,可以這樣說,歌仔戲與薌劇是閩臺兩岸同胞用血與淚澆灌培育出來的一朵相思花。
歷史的分分合合,總是讓血親相連的骨肉魂牽夢繞,在悲歡離合的歌仔戲故事中,離多于合,悲多于歡。1949年后,海峽兩岸對峙。兩岸歌仔戲從此走過了30多年不同的路。直到1990年,臺灣著名歌仔戲藝術家、臺灣薪傳獎獲得者廖瓊枝女士應邀到廈門參加“閩臺地方戲曲研討會”,并與廈門市薌劇演員進行表演交流,這才使得兩岸歌仔戲在分割40年之后有了首次交流表演。1990年,福建舉辦了“’93海峽戲劇節(jié)暨福建省第19屆戲劇會演”,臺灣“一心歌仔戲團”應邀參加,演出了《戲看生死關》,在福州和漳州等地引起了轟動。這是分割44年后臺灣歌仔戲首次回福建演出。1995年6月,福建省漳州市薌劇團跨過海峽,實現(xiàn)了雙向交流,開啟了歌仔戲歷史新的一頁。臺灣《民生報》寫到:“相隔40余年,第一支大陸歌仔戲帶著‘同源同曲’心情抵臺,來自福建的漳州市歌仔戲團主要演員昨日率先亮相,開口唱出‘七字調’、‘都馬調’與臺灣的歌仔戲幾乎是一模一樣,令很多人吃驚不已。團員一個個一口標準閩南話,真是不親不行?!?/p>
近年來,兩岸歌仔戲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溝通,規(guī)模最大的應該算是2001年在臺灣和福建舉行的“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fā)展交流研討會”,閩臺兩地學者100多人,演員500人參加了這次交流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