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幫助的人太多,精力有限,我們只能選擇做好其中一部分。” 現在他所在的志愿者團隊幫扶對象是貴陽市區(qū)孤老,固定幫扶對象有二十余位。接下來的談話,面對他說出的那些加在眾婆婆、伯伯之前的姓氏,我如墜霧里。他講他和他的團隊如何將住在某條街的某婆婆送進福利院;住在某街的某老人生病時他們如何看護;他們團隊一周至少兩次上門看望受助老人;他們如何湊資送某某老人到醫(yī)院看病。林林種種的事例,應接不暇,“時間”、“精力”、“經濟”這三個詞在我忙亂的頭腦里縈回。
“我現在的工作還算穩(wěn)定,”林維虎職業(yè)是派出所巡防。經濟?不用問也知道巡防收入雖穩(wěn)定卻談不上豐裕。時間?“幾班倒,輪到休息那天就有時間參加協會的活動?!本??“工作之余,除了吃飯睡覺,誰都要做點事,只是各人選擇做的事不同?!?/p>
“家里兄弟姐妹知道你做義工,有跟著一起嗎?”
“沒有,對于這事,他們有不同看法,我自己覺得該做就做,做好就行?!?/p>
“父母身體還健康吧?” 我浮想聯翩——他要通過幫扶老人來重溫失去的父子、母子親情。抑或此時父母正迫切需要他的守護,身肩幾重責任,在大義與親情的兼顧與權衡中取舍兩難。
“都很好?!比齻€字將我倏然拉回現實,他手指支腮,斜靠在坐椅扶手上,吃吃地笑。
他聊起服務對象里一個姓孫的老人:“有滿屋子藏書。都是老版本,不下千冊。”林維虎說到這里,滿眼放光,還真有夜行狼的氣質。這才知道他愛看書,閑暇時喜歡寫點文章。幾天后,我在他的QQ空間里讀到這篇文字:
《匆匆,太匆匆》
看了看劉婆婆的腳,輕輕捏捏
“痛嗎?”
“不痛”
“這里呢?”
“有點,但可以走了”
還好,一切都好。
“隔壁的說,你們是暫時的,不會長久”
婆婆,聽見婉靈說的了嗎?
她說,我們會一直照顧你,到你走的那一天,為你送葬。
“真的嗎?你們會嗎?”
會的,我們會??v然那一天我們有淚。
勾勾手指。
“說定了”
嗯,我們說定了。
陳婆婆拄著拐杖,下樓上樓再下樓,一會還會再上樓。
只為,我們幾個遲來的家伙能去她家喝杯水。
我們付出得不多。
走過的腳印,留下的痕跡,卻如煙花般的絢麗,只是匆匆太匆匆。
我們走了,一個人的夜,你們怎么過!
每朵浪花都一樣澎湃
“千萬溪流匯聚成大海,每朵浪花都一樣澎湃”
——銀發(fā)自志愿者在零九年慈善聯誼會上朗誦的詩句
- 2009-12-23臺江區(qū)“五大活動”進一步推進志愿服務
- 2009-12-22周寧紅領巾志愿服務隊開展清理“牛皮癬”活動
- 2009-12-21兩對母子21日換腎 其中一位母親志愿捐獻遺體
- 2009-12-17李松的愛心志愿旅程
- 2009-12-17中移動向"空巢老人關愛志愿服務"捐45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