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3日以來,我省持續(xù)出現(xiàn)特大暴雨,時間長、強度大、洪水量級高,災情面積大、程度重。災害發(fā)生后,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部署組織抗災救災工作。全省軍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奮力抗災救災,各項抗災救災、恢復重建工作正在有效、有序地展開。
在洪災面前,本報記者和廣大通訊員不怕犧牲,不懼困難,“奮戰(zhàn)” 在抗災救災的最前面,用滾燙的心、感人的圖文,大力宣傳災區(qū)干部群眾搶險救災、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救互救、恢復生產(chǎn)、重建家園的好人好事、先進典型、有效做法和成功經(jīng)驗,增強群眾依靠自己力量恢復生產(chǎn)、重建家園的信心和決心,為抗洪救災做出了突出貢獻。
危急時刻,在災情面前,記者和通訊員,沖上前去抓新聞,其他什么都不顧了。
在災區(qū)一線的記者站同志,勇?lián)刎?,已?jīng)堅持了半月有余,發(fā)回了上百篇感人報道。南平站停電,連電腦都用不了,三位記者不顧危險,徐樹才連家也顧不上,到處找人、打電話、寫稿,一刻沒停。
24日,由記者部、時政部、經(jīng)濟部領導帶隊的三路記者分別趕往南平、三明、龍巖抗災現(xiàn)場,這里有文字記者,也有攝影記者,還有駕駛員,他們迎著強降雨前進,路通到哪里,他們就到那里。
負責全省通聯(lián)工作的本報記者通聯(lián)部,在災情來臨時,或打電話,或發(fā)手機短信等方式,向災區(qū)的報道組表示慰問,并友情提醒各位報道組成員在采訪時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在第一時間送去本報對 “半壁江山” --通訊員的關心和慰問。17日夜,記者部負責通聯(lián)工作的吳鶴年同志從11點開始打電話給災區(qū)報道組,在一個多小時的通話中,接電話的十幾位通訊員,每個人無一例外的都在抗災救災的第一線:武夷山報道組組長金文蓮正在防汛指揮部;十佳通訊員、邵武組織部的黃自棋正在河邊采訪,和災民一起吃快餐;延平區(qū)報道組組長詹國兵更是“赤膊上陣”,正在伏案寫稿……
沙縣報道組的羅邦銘為拍攝沙全縣3萬多停電戶恢復供電的照片,早上7點就跟隨電力搶修隊員出發(fā),10點到現(xiàn)場。拍攝過程中,電線桿砸在羅邦銘手上,他摔倒在地,手臂扭傷,相機受損(所幸相機里的讀卡器沒有“受傷”)?;爻掏局?,又遇道路塌方,被困5個多小時才得以返回。一回到辦公室,羅邦銘顧不上休息,吃飯,也沒想到要包扎傷口,而是首先打開相機,把冒著生命危險拍攝到的圖片迅速傳到本報。
在抗洪救災的戰(zhàn)斗中,本報記者和通訊員并肩作戰(zhàn),風雨同舟,配合默契,共同采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好作品。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13日洪災以來的半個多月時間里,通訊員向本報發(fā)稿800多條。其中,《雨夜營救》、《為了1300名受困師生》、《生命的值守》、《沖鋒在前的“錘子”》、《安全大撤離》、《喪子之痛,擋不住抗災腳步》、《汪洋之中,古稀老人撐排救出十三人》、《7次突擊挺進最后一個“孤村”》、《危難時,他勇救村民》、《洪水中,她沖鋒在前》、《沖了種,再沖了再種》、《紅土地上戰(zhàn)洪魔》、《洪災中挺起80后脊梁》、《十里沿江,有一支抗洪“娘子軍”》、《母親親吻孩子》等數(shù)十篇報道,深受本報編輯部的好評,并被評為好稿或好照片。
關鍵時刻,在災區(qū)的基層廣大通訊員與黨報記者攜手并肩,沖在最前面,持續(xù)作戰(zhàn),經(jīng)受住了嚴峻考驗,在此,向你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