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舉辦地下圖書館、組織各種讀書會,讓廣大青年自己學習中,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當時地下圖書館,設在支委徐心坦家,他編印了圖書(約200余冊)目錄,供各黨小組、讀書會小組選用。圖書是秘密傳送。
四、舉辦民舞社、民歌社。民舞社社長劉樹勛(地下黨員)、石美芬(進步青年、石美沂妹妹),民歌社社長姚知行(新青年學會成員)、薩本珪(地下黨員)。這是迎合廣大學生喜愛唱歌、跳舞等文藝活動的要求,又可以通過進步文藝活動,團結(jié)同學,提高思想覺悟。因此,支部順應廣大同學的要求,決定以地下黨員、新青年學會成員為骨干,成立這兩個進步文藝團體。當時學校已停課,民舞社、民歌社可以團結(jié)廣大同學來校活動。反饑餓、反迫害運動之后,學校提前放假,學生助學金已停發(fā),而家住閩北、閩東的部分留校寄宿生,由于家鄉(xiāng)已解放,交通中斷,失去經(jīng)濟來源,生活難以為計。支部讓民舞社、民歌社聯(lián)合舉辦“為留校同學活命義賣”公演活動。這個活動得到了廣大同學的同情和支持,特別是暫時無家可歸的留校同學積極參加。當時,主要活動有三項:一項是開展“留校同學活命義賣”活動,民歌民舞社組織宣傳隊、活報劇走向街頭,開展宣傳、義賣紙扇(扇子貼有省福中歌舞社為留校同學活命義賣的標簽),以籌募錢款。二是收集京津等地學生運動中的進步歌曲和部分解放區(qū)歌曲,編印成《起來吧!祖國的孩子們》、《呼聲》等歌本,在地下黨員、新青年會會員和民歌民舞社社員中傳播;三是準備在戲院大型演出。當時申請公演時市警備司令部不準用“活命義賣”的字樣,經(jīng)再三交涉,同意改為“救饑演出”。民歌民舞社的義賣、排練、演出活動,不但有百余名同學積極參加,而且還爭取了音樂老師陳萬禎、楊民望、李思芳和地理老師陸希舜等認真指導和參加演出。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籌辦、排練,終于在1949年8月13日和8月16日兩個晚上分別在城內(nèi)南華劇場和南臺大羅天戲院公演民歌民舞,省福中地下黨員和歌舞社成員引為自豪和難以忘懷的是這次演出正是福州解放的前夜,特別是8月16日晚,我們演出結(jié)束從南臺沿斗中路(今八一七中路)返城時,見到國民黨殘兵敗將紛紛潰逃出城的情景。我們這一群是雄雞唱曉,用歌舞迎來了榕城解放的曙光。部分歌舞社成員和同學等干脆就不回家,住在三牧坊學校,次日天明就參加迎接解放軍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