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黃瓜”令歐洲蔬果市場陷入恐慌
?
5月29日,在西班牙馬拉加省阿爾加羅沃的一處溫室,一名農民手持兩截黃瓜。新華社/路透
疑似由受污染蔬果傳播的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疫情,自德國擴大至歐洲各國,截至當?shù)貢r間5月31日,死亡人數(shù)增至16人。
由于污染源至今無法確認,蔬果恐慌蔓延歐洲,多國禁止從德國和西班牙進口蔬果,據(jù)稱西班牙農民可能蒙受高達2億歐元的損失。西班牙政府有關部門表示,如果經調查證明此次腸道疾病感染源不是來自該國的黃瓜,不排除要求德國賠償經濟損失。
瑞典5月31日宣布德國之外歐洲第一起EHEC死亡病例,該名感染女子日前曾到德國北部旅游,回國后發(fā)病。荷蘭、英國、丹麥等歐洲多國亦有數(shù)百人感染。
有報道說,“毒蔬菜”導致的腸道疾病在德國暴發(fā)以來,德國方面宣稱感染源為從西班牙進口的黃瓜,造成市場對西班牙蔬菜需求驟降,西班牙農業(yè)遭受重大損失。西班牙南部阿爾梅利亞、格拉納達和馬拉加等市的蔬菜銷售業(yè)已減少550個工作崗位。如果致病病菌來源不能盡快被查明,西班牙蔬果銷售業(yè)將因此損失數(shù)千個工作崗位。阿吉拉爾·里韋羅說,西班牙農業(yè)部門“形勢嚴峻”,蔬菜銷售產業(yè)每周預計損失超過2億歐元(約合2.88億美元)。
西班牙蔬果生產者和出口者聯(lián)合會5月31日說,受“毒”黃瓜事件影響,多數(shù)歐洲國家暫停進口西班牙蔬果。
全球應攜手應對食品安全危機
法國《歐洲時報》1日刊文說,食品安全無界,國際社會須未雨綢繆,加強在食品安全領域國際合作的機制化建設,盡早補齊全球治理的短板,否則,恐怕歐洲“毒黃瓜”到現(xiàn)在仍查不清感染源的事情以后還會重演。
文章摘編如下:
歷來奉行歐美標準、曾因食品安全考慮而在牛肉進口問題上與美國“別苗頭”的臺灣地區(qū),正深陷“毒飲料”事件所引發(fā)的塑化劑風波。這種毒性據(jù)稱20倍于三聚氰胺、可以從基因層面?zhèn)θ梭w生殖系統(tǒng)并引發(fā)多種其它疾病的毒素,據(jù)稱已毒害了臺灣民眾30年。除臺灣地區(qū)外,香港媒體的報道稱,99%被抽查者血液中含有“塑化劑”。目前臺灣地區(qū)認定,是臺灣的不良業(yè)者摻了塑化劑到食品配方中,才造成這次塑化劑風暴,臺當局目前的主要精力也放在解決島內危機,安撫島內民眾上。但其實,食品安全問題早已不僅僅是一個地方的問題。
歷來信譽比較好的臺灣食品也有了問題,美國的“瘋牛病”已鬧了很久,一向以食品安全監(jiān)管嚴格著稱的歐洲也正因“毒黃瓜”事件而人心惶惶??梢哉f,在全球化時代的食品安全危機中,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確保獨善其身。如何化解這類危機,是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一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