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下卡精品_国产一区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福建第五屆藝術節(jié)> 八閩藝粹 > 正文

"歌仔"分兩支:漳州叫薌劇臺灣稱"歌仔戲"

jianaisc.com?2012-12-12 17:31? ?來源:福建省情資料庫 我來說兩句

民國初年,是歌仔戲崛起時期,一時風行臺灣島,迅速躍居四平戲、梨園戲、竹馬戲和亂彈等古老劇種之上。梨園戲受其沖擊,有的班社改唱歌仔戲。民國7年(1918年),廈門出現(xiàn)“仁義社”歌仔館教唱歌仔陣。民國9年(1920年),臺灣藝人來廈門陳圣王宮前演出。民國14年(1925年),廈門梨園戲“雙鳳珠班”聘請臺籍藝人“矮仔寶”傳授歌仔戲。翌年(1926年),小梨園“新女班”亦改為“歌仔戲班”。民國17年(1928年),臺灣歌仔戲“三樂軒”班回閩南白礁慈濟宮謁祖進香,并在白礁、廈門演出。從此,閩南各地紛紛成立專業(yè)與業(yè)余的歌仔戲班社。廈門相繼成立“平和社”、“亦樂軒”、“誼樂”、“福義社”、“開樂”等業(yè)余歌仔戲班,并涌現(xiàn)出王錦泉、勤有功等一批著名藝人,流傳有“滸茂生、白礁旦、崎巷丑、石美須”的民謠。隨后,臺灣歌仔戲“霓進社”、“愛蓮社”、“丹鳳社”、“牡丹班”、“如意班”等班亦相繼來閩南演出,影響很大。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殖民主義者在臺灣強制推行“皇民新劇”。于是,來自臺灣的歌仔戲曾一度被視為“亡國調”、“漢奸調”而遭禁演。漳州老藝人邵江海、林文祥等人重新從錦歌[雜碎調]、[哭調]改創(chuàng)新腔,名為[改良調],并更名“改良戲”。他們編演了《六月飛霜》、《盧夢仙》、《戰(zhàn)地啼鴛》、《白蛇傳》、《白扇記》、《陳三五娘》等劇,在城鄉(xiāng)產生廣泛影響。20世紀40年代初,改良戲班社中有由挖筍農民組織的“筍仔班”,賣豆腐小販組織的“豆花社”,麻袋工人組織的“布袋社”,織席業(yè)者組織的“咸草班”,花農組織的“水仙班”等200多個。其中專業(yè)的有“龍鳳春”、“寶德春”、“金寶升”、“金瑞春”、“艷芳春”、“寶蓮升”等,并出現(xiàn)蘇登發(fā)、甘英偉、甘文質、陳德根、陳金木、姚九嬰、顏扁等一批著名藝人。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臺灣回歸祖國懷抱,南靖都馬鄉(xiāng)改良戲班旅臺演出,閩、臺兩地出現(xiàn)“改良調”與“歌仔調”合流的盛況。這對同根異株的姐妹花從此聯(lián)為一體。在臺灣仍稱“歌仔戲”。

  • 責任編輯:陳穎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