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西式教育的很多知識分子或以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或以先入之見,對傳統(tǒng)文化橫加肢解,以為西方的從古到今都有理性,完美得很;中國的從古到今都無理性,糟糕得很,這也是國學不能真正‘熱’起來的原因?!?/p>
日前由香港法住文化書院、武漢大學孔子與儒學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哲學系、新加坡南洋孔教會等機構在廣東肇慶舉辦的百年儒學研討會上,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及新加坡的數(shù)十位學者認為,儒學不只是限于儒學團體的,它是屬于社會的、家庭的、每一個人的生命的,儒學教育應當回歸生命的本性,推動性情教育,“目前我們的中小學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個人以為最大的問題是:知性教育太過,德性教育不足;科技教育偏盛,人文教育不及?!惫R勇說。
儒學精神在日常行為中被忽視
儒學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學問。香港法住文化書院院長霍韜晦認為,儒學其實就是把為己之學、修身之學、立德之學、明道之學與通經(jīng)致用之學、為政之道、處事之道、教化之道,合而為一。此中所展示的,并非理論與應用的關系,而是生命之成長、氣質之變化、能力之提升、心量之擴大,最后推動歷史,走向理想,以完成自己的使命與人生意義。
這種滲透到道德價值和人生意義當中的儒學正在喪失。郭齊勇舉例說,他曾在公共汽車上看到有的年輕父母當著孩子的面逃票、與老人搶座位、罵人,毫不避諱。他在美國親眼看到一些用公費旅游的干部,由于愛喧嘩、常聚眾打牌到半夜,被美國賓館“隔離”,不敢將其與其他國家旅客安排在臨近住房?!拔覀儽緛硎嵌Y儀之邦啊,儒學的精神內(nèi)核在國民日常行為中被忽視,還能‘熱’得起來嗎?”
郭齊勇還認為,近年來所暴露出來的各種社會問題:為官者官風不正,貪污腐化;民間的唯利是圖,缺少信仰……這些問題的解決的確需要中華人文,特別是儒家核心價值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大本大源的重建。傳統(tǒng)中國社會是儒家型社會,而在當下的中國,民間社會其實日漸萎縮,儒家、儒學、儒教生長、復興的機緣,只能在大的社會空間之中,“受到西式教育的很多知識分子或以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或以先入之見,對傳統(tǒng)文化橫加肢解,以為西方的從古到今都有理性,完美得很;中國的從古到今都無理性,糟糕得很,這也是國學不能真正‘熱’起來的原因?!?/p>
當下儒學的使命是回歸生命與教育
霍韜晦認為,重建道德規(guī)范,重建健康的人格,十分重要。當下的政府和民間都意識到問題嚴重,十多年前已提出要加強素質教育。問題是苦無方法,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已被推翻,今天學校所推行的,是以考試為主導的教育體制,目的在幫助學生升學、謀職,加強他們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非常功利,道德能發(fā)揮什么作用呢?何況受到西方自由主義與理性主義的影響,現(xiàn)代人都實際上是以自我為中心。就經(jīng)濟方面而言,去年發(fā)生的金融海嘯,便足以說明這種放任的自由主義經(jīng)濟只有闖禍,不可能自我約制,更不要說社會現(xiàn)象在許多方面已經(jīng)積重難返。從“天下隨時”之角度看,中國傳統(tǒng)再生的機會到了。
新加坡儒學商會會長魏維賢也認為,在當下全球化之下所產(chǎn)生的許多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新問題,很多歸根到底都屬于人文的領域,面對“利的相爭”和“道德淪亡”的嚴重社會弊病,這恰恰給以人為本的中國儒學一個巨大的發(fā)展機遇。
“我們現(xiàn)在最缺乏的是生動活潑的、適合不同學齡孩子的人性的教育,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價值觀、做人做事底線與終極信仰的教育,而這對于國家、民族的長久利益,對現(xiàn)代法治社會、公民社會的公民底線倫理與倫理共識的建構,意義十分重大?!惫R勇認為,回歸生命的教育應是當代儒者該做的事,這是生命成長的教育,而不是知識化或系統(tǒng)化了的心性之學、本體之學,也不是僵化了的、概念化了的道德教育。
與會學者還一起聯(lián)署宣言并呼吁:儒學在今天的歷史使命就是向生命回歸,向教育回歸。
- 2009-11-26國學不是一國之學
- 2009-10-22干部學國學不該如此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