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調整投資結構中向民生、向消費基礎設施傾斜的力度,以少量的投資刺激廣大的農村消費。包括大規(guī)模完善大城市與中小城市、與廣大農村相連接的現代化銷售、分銷渠道和網上銷售渠道;完善城鄉(xiāng)結合的二手市場、汽車和耐用品消費市場;滿足落后地區(qū)農村的用電、公路需求等。
第六,實行有區(qū)別的消費信貸政策。對居民真正用于耐用消費品和教育等支出,應大力發(fā)展各類消費信貸產品,并下浮一定的利率幅度,給予金融手段的大力支持。但對于房地產金融,在房地產市場和稅收等機制尚未理順之前、目前資產價格投資或投機氛圍卻又較濃的時期,仍不宜輕易松動政策。
第七,細心研究人均GDP在3000-5000美元區(qū)間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和人口逐漸趨于老齡化中的消費需求,鼓勵政府資金引導、與民間資金捆綁使用,并以稅收、房建、醫(yī)療改革等多種政策優(yōu)惠支持,大力發(fā)展直接服務于消費的服務業(yè)。例如,僅僅銀發(fā)產業(yè),據有關專家分析,我國現有60歲以上老人約1.69億,養(yǎng)老床位數250萬張。該比例國際上一般為5%-7%。要達到5%的比例,中國尚需近600萬張床位。僅上海達到此比例這一項,每個床位投資需50萬-80萬元,未來十年在養(yǎng)老院建設上將產生500多億元的大市場,這還不算隨之帶來的直接消費支出。如果加上給半自理狀態(tài)的老人護理、老人娛樂、趣味培訓、老人旅游等行業(yè),專家估計,有高達萬億元的消費規(guī)模。
第八,積極培育擴大居民消費能力的資本性收入來源。眼前,在刺激經濟復蘇的巨大投資中,應該充分做到“讓利于民”。只要是有盈利、能賺錢、政府規(guī)劃必須要搞的項目(包括大型項目),應通過各種金融創(chuàng)新,開設各種金融產品,鼓勵民間資金直接與間接參與投資,盡可能減少地方政府發(fā)債或者不發(fā)債。為此,從中長期看,需要進一步清理各項規(guī)章制度,堅決杜絕有關部門直接與變相拒絕民間資金包括個人閑散資金依法進行實體投資的各項制度與政策。但是,在培育居民資本性收入來源即提高居民的財產收入來源時,不應該鼓勵民間資金把房地產市場作為資本性收入來源的重要渠道,因為這對于宏觀經濟的長期穩(wěn)定非常不利。
- 2009-12-29我國居民消費超過外貿成經濟增長第二大動力
- 2009-12-24紀江明:平衡公共福利投入 縮小居民消費差距
- 2009-12-17“增加居民消費需求”要讓老百姓兜里有錢
- 2009-12-14居民消費需求對經濟發(fā)展方式的影響
- 2009-12-12“促進居民消費”要讓百姓兜里有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