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面軍級的軍事主官中,只有中原野戰(zhàn)軍司令員劉伯承是例外,未被稱為“劉老總”。原因是他出于謙遜,不允許部下稱“劉老總”,大家也就習慣于稱“劉司令員”了。
因此建國后,與羅榮桓被稱為“羅帥”、葉劍英被稱為“葉帥”一樣,劉伯承常常只被尊稱為“劉帥”。
粟裕與林彪因為最年輕,統(tǒng)率千軍萬馬時屬“少壯派”,很少有人稱之為“粟老總”及“林老總”。
張震回憶說:“我到(總參)作戰(zhàn)部時,在總參工作的首長只有聶榮臻和粟裕兩位。我還是按照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習慣,分別稱他們?yōu)槁櫩?、粟總?!?/p>
張震是粟裕的老部下,稱呼“粟總”不奇怪,有元帥軍銜的葉劍英,出于對粟裕打仗本領的欽佩,在1958年9月歡迎被“貶”到軍事科學院當自己副手的粟裕時,竟也不叫粟裕同志或粟副院長,而是叫“粟總”,并且一直保持著這一稱呼。
“文革”中,江青處處飛揚跋扈,對許多元帥頤指氣使,大為不敬是家常便飯,但對解放戰(zhàn)爭常給毛澤東和自己帶來驚喜的粟裕,一點也不敢小視,常常以“粟總”稱呼他。
1984年2月粟裕辭世后,老部下王必成得悉,嘆息說:“粟總是被浪費的人才!”
華東野戰(zhàn)軍二十四軍老戰(zhàn)士,北京軍區(qū)師級離休干部呂韌敏老人也回憶說,戰(zhàn)爭年代,將士們有稱粟裕為“粟總”的,也有稱“粟司令”的。
當然,也有稱呼“粟老總”的例外,原華野十三縱司令員周志堅回憶一次攻擊失利時說:“粟老總嚴厲地批評了我們。我拿著話筒,一句話也沒有說。首長的批評是對的,我從心里接受?!?/p>
“粟老總”指的即是粟裕,盡管他批評嚴厲,多年后的周志堅還是對自己的統(tǒng)帥心服口服,充滿了敬意。
顯然,“某老總”或“某總”這一稱呼,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他們在軍中的統(tǒng)帥地位,與后來的元帥地位是相當?shù)模皇撬谠R驗橛忠淮沃t讓,失去了元帥這一軍銜而已。
也正因為此,僅為大將銜的粟裕,在和平年代漸漸被淡忘了“粟總”的稱呼。加上1958年挨整,平反又最晚,囿于宣傳力度與級別的緣故,與其他七位“老總”逐漸拉開了距離,成為方面軍統(tǒng)帥人物里的畸零者。(連載:《名將粟裕珍聞錄》 作者:張雄文)
一般人以為粟裕只是在為自己蒙冤與賦閑吐露不平之氣,其實更多的應該是嘆息當年未能“統(tǒng)兵提銳旅”,攻克臺灣或者征戰(zhàn)朝鮮。
以粟裕大兵團作戰(zhàn)的超一流表現(xiàn),毛澤東攻臺作戰(zhàn)、抗美援朝都將其作為首選,當然是深思熟慮后的謹慎之舉。
而粟裕也只要左右成功一個,他的功勛在軍事統(tǒng)帥里,則幾乎可稱“國士無雙”,后來的蒙冤或許不至于好像小媳婦一般的狼狽,平反或許也就順利得多。
但正如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歷史留給每個風流人物的最后結局,總是一種遺憾。粟裕也不例外,后人只有慨嘆“收臺抗美囊中事,天意可憐不屬公”了。不過,即便沒有這兩仗,他的赫赫戰(zhàn)功與軍界地位也早已躋身統(tǒng)帥人物行列了。
他麾下如云的戰(zhàn)將以及他的“粟總”之稱,就能“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 2010-03-31著力打造在海西有震撼力的商貿城
- 2010-03-31“多民族國家的民族政策與立法”研討會召開
- 2010-03-31賀國強浙江考察強調:以反腐倡廉新成效取信于民
- 2010-03-31湖南“破冰”中國社會管理改革新路徑
- 2010-03-31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